盛帝坚持出兵打夏国。
张宰相和邵正海因为规劝盛帝,早就被贬到西南去了。
朝堂上只有顾翦之还敢劝,他多次劝盛帝重视民生、减轻税赋,让百姓的恢复平安幸福的生活。
可是,任凭顾翦之如何苦口婆心,都劝不住盛帝要吞并夏国的心。
盛帝听得烦了,一挥手将他撵出朝堂。宋怀岩为顾翦之求情,也被撵了出去。
连顾翦之这样得宠的臣子都被盛帝嫌弃,其他人更是不敢言了。
朝堂上人人自危、混乱不已。
盛帝可不管这么多,他招来任忠,紧锣密鼓地策划着战争。
打夏国必须速战速决,盛帝与任忠商议后,命任忠即日回营,率北方军在西疆的北面山脉驻扎,只等时机便可从北面山脉直攻夏国国门。
范凌赟可算是领教到盛帝的心机有多歹毒了。
盛帝找不到他的把柄,也不把事情挑明,却任命他为临时副将,要求他半月之后,去和任忠汇合。
「范爱卿,你到时候带五百京城骑兵与任忠汇合。且等任忠指令,届时便当冲锋军打头阵,进攻夏国边境。」
盛帝一点都不觉得这个要求不合理。
他还惯会做面子,给了范凌赟一个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范爱卿,南方军队要继续守南边,就不用调到北方来了。打夏国用北方军,正好范爱卿可以跟着任忠将军,学学如何打真正的仗。」
五百骑兵......且不是他范凌赟的兵......去当冲峰军打头阵——摆明是要他死!
盛帝的算盘,范凌赟明白得很。
且不说会合的路上,他独自一人会不会被五百骑兵干掉,就算能平安到达任忠的军营,他到时候打头阵也死定了。
等他当了炮灰,任忠就有正当理由讨伐夏国。
只要他死了,一方面盛国可以找借口挑起战争,另一方面盛帝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换人接管他的南方军。
范凌赟心里骂完盛帝的祖宗三十八代,面上却要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谢圣上给凌赟锻炼的机会!」
一出宫,范凌赟就发现后面有几个人盯着他。
他不能去任何夏国探子据点送信,只能硬着头皮回府。
范府的大夫人得知范凌赟要去冲锋陷阵,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小妾生的庶子终于要得到报应了。
范大人和长子却心事重重——本来皇上重用老二,范家脸上有光,如今皇上要老二去送死,那范府会不会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