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斥侯的习惯,当前李季安只想把自己刺探到的第一手情报尽快告知张玉麟,让他有应敌的准备。
进入夏唐,官道就好走得多。李季安套好马车,沿路直奔张玉麟帅府。
张玉麟是一员名副其实的老将。年逾六旬,胡子花白,但身体依然健朗。他从陇右道卸任后并没有正真地归隐,不断给杜远山和旧部将领写信,居中调和并出谋划策,杜远山守住陇右道,他居功至伟。
他正坐在案台前,仔细地阅读几封从京都发来的信件。罗飞败了,身死京都北门;陇右道保住了,邱豪已经退兵,缩回漠北草原;刘骏升领兵入河东道,拱卫京都侧翼;杨雄总览京都诸卫,护卫京都;杨宇轩、韩明轩、王卫本三省宰相入驻皇宫当值,混乱的朝局正在逐渐稳定下来。
按帝师王道林的命令,各路援军加快脚步,日夜兼程支援岭南道。自己手上已经握住了最先开拔的两支精锐部队,可以考虑将帅府南移,自己直接指挥前线作战。
他放下手中信件,皱起眉头。
他无暇伤感罗飞的死,但有三件事让他心神不宁。一是他手上没有可堪大用的将领。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罗飞手上有十三太保,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三十余位偏将也算骁勇,这是罗飞二十五万大军的核心。可张玉麟自己没有啊。两支守备军的主将他都见过了,论带兵的水准,在陇右大概只能当个小小校尉。
第二,王道林去了哪里?王道林是朝廷的压舱石,只要有他在,朝廷再乱也能稳定下来。可京都保卫战之后,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王道林不在,朝廷居然无人过问,他总觉得不对劲。
第三,他没有正规的情报系统。他手里没有像样的斥侯,向朝廷申请调钦天监和不良人支援的奏疏已经回复批准,但人还没有到。所以,大战在即,身为主帅的他对南蛮大军居然一无所知,这仗还没打就准备输的吗?边境线上有几个暗桩,叫来一问,都是钦天监用来监视进出的修行者的眼线,对南蛮知道的也不多。
他叹了口气,素闻南境守备军疏于训练,战备废弛,缺乏对敌作战经验,却也没想到连个像样的敌情都搞不到。
他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心烦意乱。
“大将军,何故心烦?”
张玉麟被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一个脸生的书吏。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出去吧,我没叫人,谁都别进来。”
书吏倒也懂事,出门大声道,“将军有令,谁都不许进来,听到了没有?”
“是。”门外守卫齐声应答。
书吏满意地笑了,居然又走了回来,顺手带上了门。
张玉麟抬头看他,脸上怒容已现,正要叫人进来抽他三十鞭子,书吏却抢先问道,“大将军,有什么烦心事,何不说出来?说出来就好了,保不齐在下能为您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