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陛下,依律法而言,卢生和侯生确是应受严惩。”

“难道他们不是你同门的人吗?” 通过一面屏风的遮掩,嬴政对着东皇提出了这个问题。

“的确如此,但是,他们首先且最主要的身份应当是陛下您的臣民。”郑冠回答道。

嬴政离开之后,许负与徐福现身,许负问:“就这样舍弃卢生和侯生吗?”

徐福深沉地说:“为伟大的事业而献身,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东皇的声音在这句话中渐渐远去。

阴阳家东皇的追求与目标,徐福心中隐约明白一些。他又低声道:“皇帝刚刚下令,在咸阳搜捕散播流言的方士。”

面对这个消息,许负一言未发,径直离去。

在咸阳一家客栈里,甘罗坐在二楼的窗前眺望对面那片达官显贵们经常光顾的街道。他正在观察不远处张落家门口的情形。

“那家人只有一对老夫妇?”他的手下疑惑地问道。

甘罗觉得这很有意思,“哦,有趣了。”他推断道,“看他们出门的样子不像是湘君和他的妻子。”他随后低声说:“叶腾该杀。他忘记了入秦廷时的身份。”接着补充了一句,“阴阳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果天下太平,哪能证明我们的学派的价值呢?”

甘罗举起杯中的酒轻啜一口,听着楼下的人热烈地讨论纸张、以及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优缺点,最终大多数人倾向于赞同恢复分封。

“呵呵,分土建国确实让人心动啊!”甘罗喃喃自语,不论是一路征战立下的军功者还是始皇嬴政众多子女之中,特别是扶苏的名头很响亮,其他的孩子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目前,尽管还没有指定正式继承人,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除了扶苏外,其他人几乎没有机会。

同一时间,在章台宫中,刚下了十万册印《秦律》命令的嬴政,被李斯上前 :

“陛下,我有要事启奏。”

“讲。”

李斯严肃地汇报说:“如今关于要不要废郡县改分封的问题在全国上下引发了巨大争论,这显示人心还未齐整、思想也未完全统一。虽然我们的书同文车同轨都已经实现,但在民心的归一化上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正是如此。”

为了进一步巩固大秦,李斯又提出:“陛下,请下令禁止民间学者以今讽古,并且收缴各国书籍、史书及诗经之类的内容全部毁掉,仅留秦国文献以正风气。”

听到这些话,嬴政微微皱起眉头。这样的措施确实能够快速见效但也预示着巨大的灾难。因此,嬴政暂未立即拍板。

次日下午,张落来到渭水南部的甘蔗田检查扩建的情况。看着这一片茂密长势喜人的甘蔗,预计可以产出三百万斤甘蔗,下次的红糖生意应该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商队已经向北出发前往遥远的漠北,由顿弱指挥细作进行护航和信息搜集,休前往上郡协调统筹事宜。张落对于这次远征漠北充满了信心。相比之下,巴清等人则担心不已。

小主,

当看到她丈夫的坚定,巴清勉强一笑回答说,“我不是担忧胡人会对商队不公;几日前我听到了一段话——草原上的商人被称作行走中的湖。”

“那你究竟在担心什么?”张落感到愈发好奇,大胆地注视着巴清。

巴清紧咬牙关,在踌躇了一会儿后还是开了口。

“上卿大人,是否听说最近关中地区关于复古言论的讨论?”

“你是说那些建议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度的事吧?”张落的脸色瞬间变得冷淡了几分。没想到那些推崇古代礼教的儒家学者如此坚持,连纸张也成了他们复兴主张的工具,想要借此实现两个目的:既放开造纸的管制,又恢复分封制度。

“没错。”巴清眼神略有所动,“按照分封的标准,我家也能获得一块封地,成为一个小小的国家。”

“你因此心动了?”张落锐利的目光直视巴清的眼睛,“最好打消这个想法,否则我亦无法保护你。”

“明白了。”巴清轻柔地答道。

站在她身后的仆从们瞪大了眼睛——平日在族中决断无误、权威至上的家主,此时竟在一位年轻的上卿面前低头。

“不过,上卿,这股复古的声音确实越来越强烈了。”

“呵,有什么区别吗?”

张落转身望向前方规划好的广袤甘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