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求和商议

一位大臣补充道:“殿下,我们还可以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一些承诺。比如,允许大明的学者、工匠来法兰西交流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派遣我们的人员去大明。”

“这样既能显示我们的友好态度,又能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文化交流可以让我们学习大明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而且,通过文化交流,也许能让大明对我们的态度更加友好,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敌意。我们可以在国内设立专门的交流场所,为大明的学者和工匠提供舒适的居住和研究环境。”

“同时安排我们的学者和工匠与他们进行定期的交流活动,比如学术讲座、技艺展示等。”

国王点头说:“这个提议不错。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双方的友谊,也许能让大明对我们的态度更加友好。”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技术秘密,不能让大明把我们的核心技术都学走了。”

“我们可以对交流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对于涉及核心技术和机密文化的部分,要谨慎对待。”

还有大臣提出:“殿下,我们在求和信中,措辞一定要谨慎。要表达出我们对大明的尊重。”

“同时也要强调我们法兰西帝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大明知道我们虽然战败,但也不是可以随意欺凌的小国。”

“我们求和是为了两国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是因为我们软弱可欺。在信中,我们可以提及我们两国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共同之处,拉近彼此的距离。”

“并且,我们可以附上一份详细的求和方案,将我们的诚意和底线清晰地展现出来。”

国王说:“这是自然。使者的人选也非常重要。他不仅要能言善辩,熟悉外交事务,还要对我们法兰西帝国充满忠诚,能够在大明的宫廷中不卑不亢地传达我们的意愿。”

“我们可以对使者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深入了解我们的求和策略和底线,以及大明的文化习俗,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法兰西帝国终于确定了求和的大致方案,一位经验丰富的使者被挑选出来,他带着法兰西帝国的求和意愿和相关条件,踏上了前往大明的漫长旅途。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法兰西帝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此次的出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