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奏疏里,官员们都直白地阐述各地相对于金陵的优缺点。
毫无咬文嚼字之处,每一份奏疏都在坦诚地进言。
朱允熥转头看向朱元璋,恭敬地说道:“皇爷爷,您看这些奏疏,官员们都用心良苦,各地确实都有其独特之处。”
朱元璋微微点头,缓缓说道:“这官员们能如此用心,也算难得。”
“只是这迁都之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仓促定论。”
朱允熥恭敬地回答:“皇爷爷说得是,我大明的疆域如今如此辽阔,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必须要全面考量才行。”
朱元璋目光深邃地看着朱允熥,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问道:“大孙啊,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朱允熥沉思片刻,然后认真地说道:“迁都虽是一种办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单一的迁都可能无法兼顾大明各地的情况。”
“或许可以设立陪都。”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不过这陪都数量若是多了,管理起来会不会过于繁杂,分散大明的精力?”
朱允熥坚定地说:“当前大明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下,多设立陪都利大于弊。”
“而且,随着大明不断发展,海外建设完成之后,我们还可在海外设立陪都。”
“只要管理制度完善,就不会出现精力分散的问题。”
朱元璋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大笑起来:“大孙啊,你的想法甚是大胆,不过也很有远见。”
“只是这实施起来,还需谨慎小心,万不可出了差错。”
朱允熥恭敬地说:“皇爷爷放心,谨慎规划,确保陪都政策顺利实施。”
于是,除了金陵城作为主都之外,他们确定了其他陪都的地点。
一下子设立了五个陪都,这一决定让官员们大为震惊。
朝堂之上,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鸦雀无声。
过了片刻,一位大臣忍不住打破沉默,声音带着明显的惊讶说道:“殿下,一下子设立这么多陪都,这在历史上可是从未有过之事。”
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是啊,殿下。”
“这五个陪都分布如此之广,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如何确保政令畅通?”
“如何协调各方利益?这简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