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公主和娶秦瑶这两件事上,萧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萧家本就是武将世家,对于秦瑶尚武的名声不仅毫不介意,反而还颇为欣赏。
而秦家一直为秦瑶的婚事发愁,如今萧家主动上门提亲,而且还是为萧家未来的家主提亲,秦家自然是求之不得。就这样,两家一拍即合,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就在半个月后举行。
当大长公主得知此事时,萧家长辈们早已欢欢喜喜地喝完了新媳妇的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这可不是萧家没往宫里和各府上送请柬,而是宫里率先收到了请柬。皇上一见,那是喜上眉梢啊!这可算是解决了他的一个心腹大患。然而,他又担心大长公主会从中作梗,于是将请柬压了下来。紧接着,皇上连夜将大长公主支到了江南,让她在那儿一待就是一个月。
小主,
要知道,大长公主的身份何等尊贵,让她做妾,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即便是平妻也不行。待她回来得知此事后,气得当场病倒,整整病了一个月。病好之后,大长公主便开始变着法儿地找秦瑶的麻烦。没办法,她既不能冲着皇上撒气,又舍不得伤害萧玉,只能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秦瑶身上。
最过分的一次,大长公主竟然花钱雇佣了刺客,企图刺杀秦瑶。好在事情败露,皇上龙颜大怒,狠狠地斥责了大长公主,不仅停了她半年的俸禄,还直接下旨将她下嫁给了一个从外地调任回京的小官。为了能镇住大长公主,皇上甚至给那个小官的母亲孙夫人破格封了诰命,赐了管家藤条,并下了一道圣旨。
圣旨中明确规定,孙夫人的诰命高于大长公主,孙夫人的职责便是看管住大长公主,使其不得再胡作非为、惹是生非。若是大长公主犯了错,孙夫人有权代替皇家杖责大长公主。而且,这诰命之位及其职责,将世袭罔替,一直到大长公主薨世为止。
此后,大长公主确实无法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了。她在孙夫人的管教下,不得不收敛了自己的脾气,但其实背地里还是经常会使一些小手段,没办法,她是皇亲,萧玉夫妇只得稍稍避着点,倒也还算过得去。
-------------------------------------------
今日收到请帖,国公夫人本能地就觉得大长公主要搞事情,但是皇家的邀请函,又是邀请萧长莺这个小辈,不去根本说不过去,就算是病了,为了不落人口实都得硬撑着去。她拉着萧长莺的手,在自己的屋子里屏退下人,将这些陈年旧怨一点点细细地讲给她听,尤其着重地讲了这些年大长公主使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小把戏,希望能给女儿一些借鉴,到时候如果发生了,也好提前有所应对。
萧长莺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回忆着国公夫人跟她说的那些事情,顺着这些事情又开始慢慢地分析,女人之间的小把戏,最多的应该就是毁人名节,但是如果是在大长公主的宴席上毁了萧长莺的名节,难免会被皇上怀疑,即便是不被皇上怀疑,大长公主也难辞其咎,所以,如果发生在大长公主的宴席上,多半是一些个让她丢脸的恶心人的事情,她还应该注意沿途的安全,应该多带一些护卫和暗卫,保不齐大长公主会豁出去在路上生事。
但是千算万算,萧长莺也没想到,大长公主会拿她和林巍的事情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