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奖励降临

李世民看着那么多忠臣为了大唐前赴后继,心里更加痛恨那个子孙了。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供后人瞻仰,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这就是盛唐最真实的写照。】

【当时的长安城,是当之无愧的文明中心。】

【当时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和长安相提并论。】

【万国来朝,百年盛世如期而至,自此之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自汉之后,又多了一个称呼,那就是唐人。】

“朕也做到了万国来朝,为什么没有明人一说。”朱棣心里不服气了。

刘彻是千古一帝,把国号融入了民族,李世民是千古一帝,也把国号融入了民族。

他也是千古一帝,为什么没把国号融入民族呢?

“唐人吗?哼!不过一个后世王朝而已,什么汉人唐人,以后都不存在。”

嬴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秦融入民族,成为民族的称呼。

“叔父,我要成为天幕上的那三位帝王,尤其是李世民那样的人。”

项籍眼中充满了斗志,横扫天下,开创百年盛世,万国来朝,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秦朝,一个小村庄里,刘季满脸羡慕:“大丈夫当如此也。”

【贞观皇帝李世民,综合评价,千古一帝。】

【帝王奖励榜。】

【李世民,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第二名。治理国家时,推行均田制,采取了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和休养生息等措施。?】

【他一改以往重农抑商的国策,推行商业,极大的增加了国库收入。】

【制定贞观律,废酷刑,缩小族刑与连坐范围,确立死刑复奏制度。】

【任用贤能,虚心纳谏,取仕不问门第。】

【轻徭薄赋,鼓励生产,兴修水利,改善农业,推行节俭,禁止地方官员进贡奇珍异宝。】

【改善科举,选拔实用人才,兴办学校,加强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