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货币的本质

【太抱歉了!!!】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在华夏这片土地最开始生活那群原始人的时候,货币这种东西其实不存在。当初最早的交易行式其实是以物换物。比如张三家中养了羊,李四家中养了鸡,王二家中有布料,这个时候小明手中有斧头,他如果想要这三人中其中一件东西,那么只需要用斧子进行交换即可。”

“张三、李四、王二、小明通过劳动拥有了不同的东西,这叫做‘分工’;他们之间通过以物换物的办法,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过程就叫做‘交易’!”

“而分工后的交易本质其实就是‘价值交换’,比如用斧子交换鸡蛋的时候,当然不可能一对一交换,因为价值不匹配,而是一对多,也就是一把斧头换十几个鸡蛋。而交换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交易双方都认可对方手中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最早期的信誉。”

夏原吉挠了挠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掌柜的,这些……与白银能否成为大明主流货币有什么关系吗?”

陈羽不急不躁的缓缓说道:

“老夏,你先不要急。任何一件东西,只有追溯到本质,才能捋清这件事情的真实样貌,我是看你在经济一道上无论悟性还是才识都远胜于老朱,所以才愿意给你讲透。”

“再说了,你所说的白银成为王朝的主流货币,已经有过数例失败的案例。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王莽一朝,以物换物之后,就过渡到了王莽一朝,而这个过程则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理解货币的本质与演变!”

夏原吉听后重重的点了点头,怪不得陛下每一次都说陈羽将经济问题说对通透,原来如此。

货币未诞生之前的以物易物,他已经理解。

陈羽见老夏想明白了,于是继续说道:

“但是后来,大家发现以物换物有两个致命的问题。”

“比如之前小明用一件物品交换三件物品中的一件,可如果小明想要用手中的斧子交换三个羊肉、鸡蛋、布料,那么小明如何将手中的斧子分成三份交易出去呢?”

夏原吉想了想,说道:“斧子要是分成三份,岂不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

陈羽点了点头,应道:

“不错,这就是以物易物的第一个缺点,‘不可分割性’!”

“再比如手中握有斧子的小明想要与拥有鸡蛋的李四交换,可是拥有鸡蛋的李四不想要斧头,这个时候交易自然就无法达成;这也就是以物易物的第二个缺点,‘不可匹配性’!”

如果有一种东西,能直接代表实际物资的价值,直接进行交换,那就很方便了。”

就这样,在这之后,货币的概念开始出现了。

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最初使用的货币,可能会截然不同。因为任何东西刚诞生的时候,一定会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适应。

而在当时人们发现一种东西如果想要做货币,首先得有足够的稀缺性。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