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简直就是后世的神农啊!

“起初,袁老研发杂交水稻并不顺利,因为国外也没有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官员和同事都不看好,对他没信心。”

“不过,袁老没放弃,靠着自身的坚持与毅力,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终于研发出了三系法杂交稻。”

随着江临的讲述,投影画面也变成了收割的金秋时节。

画面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穗穗饱满,沉甸甸地弯着腰。

由于采用了无人机在空中拍摄,整个画面呈现得极其壮观。

看到此景,在场众人都下意识渐渐张大了嘴,被震撼到了。

尤其是那饱满的稻穗,目测每一穗都有百粒还多;反观大明的稻穗,每一穗能有四五十粒都算比较多的了。

要说他们一开始对于江临的说辞有些半信半疑。

如今,在通过视频亲眼看到杂交水稻的稻穗后,彻底没有了怀疑的想法。

江临继续讲述道:“袁老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将杂交水稻成功实现了全国总产量两千四百亿公斤的耀眼成绩。”

“换算成大明的计量单位,约莫三十万万石!”

此话一出,本就震撼的众人再次被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也不太清楚当今大明的全国水稻总产量,但是肯定远没有三十万万石那么多,这简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是他们根本不敢想象的,恐怕十年的全国水稻总产量才能与其勉强相比吧!

“成功研制出三系法杂交稻后,袁老依旧没有停下来,继续改良着技术。”

“我穿越的时候,袁老已经仙逝了,不过他培育的学生们继承了袁老的事业,依旧在为了杂交水稻努力奋斗。”

听了江临的话,在场众人都没有说话,脸上露出一抹哀伤的表情,为其默默哀悼。

虽然他们这些人都没有接触过江临口中的袁老,但是仅仅通过江临的讲述就能知道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才。

过了一会儿,老朱才缓缓开口,忍不住感慨道:

“此人让后世百姓们吃饱,简直就是后世的神农啊!”

“是啊,要是生在我大明,也是足以称之为圣人的存在。”朱标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