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准备修沥青路

十万大山:1840 我是7天 1114 字 17小时前

柏有志想了想,说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自己意见有没有也没关系。

他想了想又说,沈总要不你也选一个,不行不做正妻,先做个妾。

沈云峰眼睛一翻,拿起桌上的砚台就准备砸过去,柏有志撩起袍子,一步就跳出沈云峰的办公室,溜之大吉。

这次的重大调整极高的推动了工业生产,但暂时影响不到农桑,因为毕竟还有那么多不识字无法成为技工的人群,还必须从事农桑。

长久以往,工业人群收入的极大提高势必影响人们对土地的附着。

但此时,知道世界已经进入蒸汽机时代的沈云峰已经无法去考虑太多,他急切需要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工人,推动工业生产。

同时需要通过实践教育,培养一些可以研发能力的技师,自己几个人不可能完成工业基础的研发。

再说等这一批识字的人老了之后,真正影响农桑的时间到来,沈云峰心想,自己这些人要么早死了,要么也快死了,还管以后干嘛。

另外,这个调整将动摇赤腰瑶寨和十家瑶寨的基本面。

在高薪的引导下,一些个人和家庭将本能的向“丰南号”靠拢,寨子里原始的权威将越来越弱。

这样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体制,形成以“丰南号”为中心的形态,那么“丰南号”将更有领导力,而不是在一切决策时要征求瑶寨领导人的同意。

这也是沈云峰处心积虑想破解的,不然一旦出现“丰南号”和官府对抗的局面,十家瑶寨肯定会抽身,赤腰瑶寨能不能站在一起都不一定。

这是利益使然,也怪不得人家,作为瑶寨的领导人肯定要把瑶寨的存续放在心头。

一旦瑶人的个体依附到“丰南号”,那么就像黄巧巧那样,必然与“丰南号”共进退。

等到一批又一批瑶人娃儿从学堂毕业,在“丰南号”工作,成家,那么这些瑶人便已经成为“丰南号”的一份子,怎么也剥离不开了。

这个演变需要时间,沈云峰希望与官府的对抗不要在最近几年出现。

蒸汽机这个大的项目完成后,新的蒸汽机项目暂时还不准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