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天气越变越凉,地里基本上也没什么活儿了,就是偶尔给小麦浇浇水、除除草、捉捉虫、松松土什么的,而这样的工作量比秋收的时候可是轻松了太多。
与此同时,之前收回来的粮食也都晒好收进了仓库,就等着交公粮的日子到了,所有槐树村的人都无比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交掉公粮,就可以来分粮食了,上一次分粮还是五月份麦收之后,距离现在已经过了快小半年了。
大家分到的那点儿粮食早就吃得差不多了,钟情秋收的时候就听见王曼香在抱怨粮食不够吃了,幸好今年走了钟情的运在山上摘回来了不少板栗,她把晒干的板栗剥开,用大队上的石磨把板栗磨成粉,这不就有板栗面吃了,靠着板栗面还有自留地里种的那些菜,她倒是不至于饿死,但也吃不了几分饱,每天上工没多久肚子就开始咕噜叫。
王曼香是这样,其他的知青或者社员应该也都大差不差,尤其是和钟情同一批过来的知青,他们没有参与五月份的分粮,身上的粮食就只有刚开始下乡的时候大队长补贴的那五十斤粮食,但现在已经快过去两个月了,那点儿粮食早已捉襟见肘,特别是男知青,他们每一餐都吃得比较多,粮食更是早早就完了,有的去找社员们买,但这年头能卖粮食的人还真不多,所以他们也只能借,等秋收分粮了之后再还回去。
好早他们到这里下乡发的那些粮食是队里补贴的,钟情听温绣说很多地方的知青下乡之后都是没有补贴粮食的,要吃饭就得跟大队预支,分了粮食之后再从粮食里面扣掉,这样的话真分了粮食那也不剩下什么了,而且分了粮之后就是漫长的冬季,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工分可以赚,就只有那么点粮食恐怕真的难以度过。
温绣说她有一个邻居姐姐就是去了海省下乡,那边没有补贴粮食,她一开始就是跟大队上借,分了粮就还,但是分了粮之后粮食又不够吃了,那就只能继续借,然后就陷入了这种循环之中。
而且海省虽然有不少的海货,但是温绣那个邻居姐姐跟她一样都是安省的,内陆人,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海,也不知道怎么赶海,她根本就捞不到海货,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儿,那边的土地少,而且非常缺乏淡水资源,所以那边的粮食产量也很低,温绣说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这个邻居姐姐放假回家,整个人都瘦得不成人形了。
这么看来,在东北下乡还是挺好的,粮食产量很可以,要是不够吃了,还可以上山打打猎、摘摘蘑菇还有其他山货,实在不行山上的野菜也有很多,怎么也不至于饿成那样。
总之,大家现在的粮食袋都已经见底了,所有人都很期盼着分粮食,更别说还可以分到点钱呢。
交公粮的当天,不少人都跑去晒谷场那边看热闹了,因为来拉粮食的是拖拉机,槐树村没有拖拉机,只有公社才有,所以大家都很新奇。
钟情跟管月也去看了,这种大场面她还是第一次见,没想到她刚一露面,大队长宋大山就朝着她走了过来,他黝黑的面容上露出掩藏不住的笑意,可能是因为今年的收成真的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