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大门,便感受到一种严谨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技术人员热情地迎接他们,并引领他们参观各个车间。
董不凡看到一台台精密的设备,心中满是感慨。
在核心生产区,负责人详细讲解着光刻机的制造工艺以及目前所达到的技术水平。
董不凡不时提问,对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尤为关注。当得知在某些高精度部件上仍面临挑战时,他陷入沉思。
随后,董不凡提出加大研发投入的想法,他希望能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加入。
同行的女伴们也积极参与讨论,夏梦如从管理角度提出优化流程以提高效率,楚雨佳则表示可以利用国内市场在国际上寻求合作机会,白晓宁建议建立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创新。
因为光刻机还是个敏感的行业,董不凡也不想在西方面前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投资,这次也是悄悄的来的。
他们带来的建议,也是私下给负责人提的。
具体的技术,董不凡不懂,只要是用钱,就可以找董不凡来申请。
这让负责人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很是感激董不凡为国内的光刻机制造,做的贡献。
然后,就是去了京城、江城等地,看了自己投资的半导体产业,得到的结果,很有信心能完成圣火三代手机芯片的需求目标。
然后,就是参观和曾总一块搞得动力电池产业,这一世因为董不凡得提前介入,电力时代电池提前现世,虽然还有些不足,相信在曾总的带领下,不会让董不凡失望的。
董不凡和曾总坐在餐厅包间内,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但两人心思显然不在美食上。
董不凡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曾总,如今这动力电池的市场前景可是相当广阔。
传统燃油汽车逐渐向电动化转型,这将催生巨大的电池需求。
而且随着科技发展,各种便携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它们对高性能电池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曾总认真地点头,眼神中透着兴奋:“没错,董先生,我们的电池技术虽然起步早,但竞争对手也不少。
不过咱们的优势在于研发方向更贴合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