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马屁精的夸赞语调后,这位至高无上的嘉庆微微一笑,“够啦,别再恭维啦,说回正事吧。听说此次改制相当顺利,大家都乐意配合缴纳相应的赋税呢?”

“确实如此,不过商家们也提出建议希望能改用粮食等实物形式进行支付,即便出现亏损情况至少还可以保存一部分资源。”

闻言嘉庆眉头紧锁反驳道:“哼,这帮奸商真是太贪图小利了。如果用食物换取金银财宝岂不是很亏?”

王念孙急忙劝说道:“陛下,你请放宽心,那些人肯定没有胆量用粮食换取黄金的,因为粮价飞涨,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这份重负。”

“嗯,他们大概最多会以布匹和丝绸来交易金银财宝,这是他们仅有的获利方式。至于粮食,则被视作了负担。”

嘉庆皇帝盯着王念孙,言语间带上了审察的语气说:“爱卿王,朕觉得似乎你早有预见,知晓商贾们会有此举,并且已经预备好了仓储,以便待时机成熟之际售之,这种方法,人们称之为‘空手取物’吧?”

“陛下眼光如炬!”王念孙行礼道,

“我确实考虑许久,特意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仓库运作,同时确保大量食品的安全存储。只要商贾每隔几日来取货一次即可,这样即使食品出现任何问题,也不致牵扯官方名声。”

嘉庆皇赞赏地评价道:“很好,看来爱卿思考得很周密,朕果然没看错人。

"谢陛下夸赞!"

王念孙再次俯首答谢。

接着他进一步说道:“陛下,在我大清国内贸易繁荣虽是事实,却依然难以解决饥民们的温饱难题。目前民众饥饿难耐,情况非常危急。如果陛下不采取紧急援助措施的话,恐怕会引起动乱,到时候后悔莫及矣。”

嘉庆面色变得凝重起来,“自朕登基以来,始终致力于工商技艺的发展,遗憾成效不佳…”

“朕希冀若民生状况有所改善,国家便会更加昌盛。这样一来,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就不必再担心饿死之事发生。朕对清朝未来充满信心。”

王念孙无奈地笑了笑回应道:“陛下或许不清楚,推广工业农业新技术并非易事。这其中涉及的因素极为复杂,尤其是当今优秀的技师稀少,政府内部分工匠技能水平低下,很难带来实质性改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诸如工厂建立、农田灌溉等众多税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想要依靠商业促进农耕实属不易啊!”

稍作停顿后,王继续说下去:“另外关于治理腐败方面,尽管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在控制中,但万一某些地区出现了贪腐事件,则朝廷规章制度便会丧失威信,社会将陷入混乱。”

听到这里,嘉庆叹气道:“朕理解这些困难。只是目前财政状况极其艰难,根本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更广泛的改革计划。朕害怕会引发百姓不满从而造反。”

低头深思了一会儿,王小心翼翼地说:“陛下,我斗胆直言,或许……”

“但说无妨,即便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责罚。” 嘉庆慷慨允诺。

得到鼓励,王念孙鼓足勇气提出建议:“其实陛下不必忧心太多,只需励精图治,清朝必将日益强大。到那时所有子民都会感谢陛下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