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们和其他犯人不同。
越狱的先决条件要么是极刑,要么就是感觉极度压抑。这在他们身上压根不存在。
首先是刑期过半,这就说明肯定没有极刑情况;其次就是压抑,就他们这么放羊式管理,怎么可能压抑呢?其三就更容易理解了,本来刑期就快结束了,这时候再因为逃跑被抓回去加刑,不划算。
不过,监狱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防范机制。监狱会让这些人进行分组,他们基本上是利益共同体的形式。
打个比方,一组三个人,分别是老赵、老张和老王。假如哪天老赵抽风跑了,那老张和老王立即取消外宿犯资格,并且关进小黑屋,再扣上一顶越狱的大帽子。
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所以平时自然相互监督,有情况都会主动和管教报告的,没人会主动去打破这种平衡。
再说回白宝山,他去的时候已经是临刑犯了,只不过没有混上外宿犯而已。平时就是在小菜园种菜,重活就是挑水浇地。
虽然没人看着,但是时间长了,身体也渐渐有些吃不消。随后,那个李清亮就决定帮帮他。
平时,白宝山都称呼他为“李哥”。这个李哥啊,很同情白宝山的遭遇,觉得他平时不惹事,也不怎么说话,一有时间就去图书室学习。所以,只要有轻松活,李哥都会想方设法叫他去帮忙。
时间一长,李哥就劝白宝山了:“老弟,要是家里还能过得去,就想想办法出这1万块,到时候混个外宿犯,也省得出去的时候落下一身毛病吧,对不对?你现在挑水还能挑得动,但是几年后就不好说了。”白宝山想了一段时间,觉得有道理啊,毕竟自己出去了还想赚大钱呢,这么下去真有可能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