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母·方秀娟——
方平安是跟着母亲姓的,他妈救过主家老爷的命,老爷是满清的遗老遗少,而方母就是在这儿给主家打理花园的雇工花匠。建国前遗老收到风声要出去,所以把四合院侧边的花园子送给了方母,还把一套西厢房给方家母子落脚,离花园院门儿近,以谢她的救命之恩。
而四合院的大部分房子则是留给了聋老太——没错,聋老太就是这位满清遗老的小妾,走的时候主母不肯带她,遗老便把她从外头带回来给安排到在这。
地契也转给了聋老太,这算是给自己留个后路,万一以后能回来,也有个地方落脚。毕竟这可是皇城根下的四进四合院,四合院1632平,那么大的祖产总得有个自己人看着。
(小于450平的不能叫四合院,二进不小于600平,三进不小于900平,本作“暂定”四进1632平。外院24m*8m=192㎡,前中后院均为24m*20m=480㎡,总计1632㎡。)
建国前,陆陆续续有不少人租住了进来,租金当时就是给的聋老太。加上她年龄大,房子又是人家的,所以院子里的人私下里都猜测,这聋老太是哪个大户人家的主母还是什么身份,因为租金便宜加上聋老太很有气势,所以大家对她很尊敬。
可建国以后,聋老太见风头不对,便直接把房子给捐了出去,只留了三间后罩房养老。给老爷守着家业和自己安稳的活下去哪个重要,她心里门儿清。
而何大清正是那个时候从公家手上买下的中院三间正房,以及旁边的一间厢房。
方母有样学样,一咬牙,也把厢房捐出去了两间,就只留了一间自己和儿子住。毕竟旁边还有一个大花园是自家的,她想等着方平安长大了,再把花园修修,也不差住的地方,这样低调一些。
而那个花园子,和95号院一样大的面积,1632平近2.5亩地。也不知道当年的遗老是听了什么风声还是脑子抽了什么风,被他改成了农田,里面所有的建筑还有假山亭榭都被拆了个精光。当然他也没种成个啥,最后都荒废了,所以送给方家的时候不算太心痛。废院子和修缮很好的四进四合院一相比,当然是四合院留给自己的小妾代守家业,院子送出去做人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方母不是没有想过捐园子留厢房,但是园子里面太破烂杂草丛生,池塘都成了臭水沟,完全不能住人,捐出去街道办也没钱重建住房,所以没有收这园子。
而在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这个花园还被街道当成了大炼钢的所在地,原地还建了一座土法高炉,反正里面被霍霍的不成样子。
所以定成分的时候,坐地户聋老太就多了那么一句嘴:“她家在乡下有地,在城里还有两亩多地,她方家不是富农就是地主!”
方母当时也不敢反驳,因为聋老太身份余威的关系,而且方家本身成分确实有问题,所以便忍了下来。
因为园子是解放前夕赠予的,乡下娘家还有些外逃的兄弟把土地挂在了方母名下,也确实雇过人种地,最后综合调查以后,ZF给方家定了个富农的成分。
然后——四九城,富农,孤儿寡母,有一整座四进四合院那么大的园子,下场大家自然猜得到。
而方母也在去年,59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不幸病逝了。
要是这样也就罢了,更踏马让方平安无语想从城门楼子直接跳下去的致命原因是——
他那便宜老爹,49年解放前夕投了果军……
这踏马才真是要了亲命啊!
————————————————
本书BUG还是有的,但以搞笑为主,希望各位看官大佬能够稍稍稍有耐心,暂时进度如下——
012全院被抓;
018杀人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