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好门,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中院还在继续,本以为事情完了该回去睡觉了,结果易中海又对大家说道。
“还有一个事儿要跟大家伙商量商量——”
“咱们城里待业青年很多,岗位少,大家一般都是等着接班,现在粮食压力又大,已经减量过两次了……”
说到这里他也停顿了一下,下面的邻居们就开始各种诉苦吐槽,终归原因就是,不够吃,孩子又找不到工作——这日子啊,难熬啊!
“现在上头有政策,非独子,未婚,无工作一年以上的中小学毕业知识青年,鼓励上山下乡。”
“听说现在东北那边的农场物资还比较丰富。”
“咱们院里也得支持街道办的工作嘛,所以我想着,院里的待业青年们也表个态。”
“一直找不到工作,成天在街面上晃悠,那也不是回事儿。现在有这机会去农场待个几年,回来还可以优先安排工作,那不是好事儿嘛?”
这话一说,所有人顿时变了脸色——这易中海是要干啥?
这个时候上山下乡,不是逼人去死吗?
四九城靠着全国供养还只能勉强维持这个样子,乡下现在是什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饿死人的事情比比皆是,不然不会有那么多逃难的涌入四九城,街道办那边还有一群没法安置的住在后院,等着遣返呢。
说什么东北农场物资多?谁信啊!
那为什么不把那些逃荒的送去东北?
“王主任,政策是这么回事儿吧?我没有说错吧?”易中海笑着问向王主任,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这是被架起来了啊?
王主任也很尴尬,怎么来之前不跟我说还有这事儿呢?
这不是害我吗?易中海这是故意的?
“是有这个政策,但,是自愿,不是强制。”这个时候还真没有强制一说,大规模的组织动员那是大风后期的事情。
“毕竟城里现在粮食压力大,工位少,待业青年又多,去农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王主任只能实话实说,上面的文件就是这么说的,而且东北那边确实是咱们国家的重要粮仓。
但过去以后能不能适应可不好说,那疙瘩可冷的很,但凡有点办法,谁也不想送孩子去那儿受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