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次品?怎么个残次法儿?”
“我之前上班的那个供销社嘛,库存了一批印染颜色印坏了的灰蓝布,还有一批受潮了有水渍印子的灰布。都是棉纺厂的残次品。”
“和你说的一样,在有票有需求的情况下,大家都去买好布,那些残次品就剩下了,因为寻常人家也不需要做那么多衣服。”
“而那批货因为是残次品,可以不要票,但定价是不能变的,所以自然剩下了很多。”娄晓娥详细地解释道。
方平安眼睛一亮——
“到底有多残?”
————————————————
于是方平安骑着改装三轮和娄晓娥还有范小野一起去了西二环西太平街的那个供销社,看着旁边不远处的中央音乐学院,娄晓娥与范小野都有点恍惚——大学啊。
方平安则无所谓的问道:“想读书?”
范小野马上摇了摇头:“我不是那块料,只是想着以后晓蜜和热巴能来这里上学,有点感慨罢了。”
娄晓娥则是有点遗憾的叹气道:“我是很想的,但之前我那成分……是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我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你可以去上夜大啊。”突然,方平安不经意地说了一句。
“啊?”
“你忘了区里承诺了我们村…每年一个夜大名额。你要是想上大学…就去呗。等等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就去…反正大茂家也好…你们家也好…都有人可以带孩子。再说咱们村还有奶牛…你们家还可以搞到奶粉…不缺吃的。”
“平安,我以为,那名额是留着自己用……”
“我又不想去上学…再说…每年一个…谁愿意去都行…慢慢排队呗。”
“……”
“平安,谢谢你。”
“谢啥谢…没你们家大茂照顾着…我能不能活到现在都说不定…一家人被说两家话。”
“再说了…这也是村里的名额…谁需要谁去上…不碍事儿的。”
“嗯……”
方平安都说到集体之上了,再纠结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对于集体的事情,公与私,方平安一直是分的很清楚的。新村主体是按劳分配,然后再按需,按贡献(工分值),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刀切,目前看来也是相对公平合理的。
名额她娄晓娥可以先用,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
几人聊着天便来到了供销社,供销社领导——杜主任接待了他们,毕竟娄晓娥也是他们的老同事,而且娄半城的面子,多少也得给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