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带着孟瑶来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几位学校领导。互相介绍之后,大家就合作细节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孟瑶提出公司愿意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而学校则保证每年输送定量的优质实习生给公司。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双方基本敲定了合作框架。这时,一个年轻教师匆匆跑进会议室,满脸焦急地对苏瑶说:“苏老师,不好了,之前参与成果展示的一个学生小组反悔了,不想参加这个项目了。”众人皆惊,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苏瑶眉头微皱,思考片刻后说道:“别慌,我们还有其他优秀学生可以顶上,只是要重新调整一下安排。”听到这话,孟瑶心中暗暗佩服苏瑶的镇定,对这次合作更加充满信心。孟瑶刚回到公司,就召集各部门主管开会。会上,她将与学校合作的事宜和盘托出,并拿出了一份初步拟定的合作计划。各部门主管仔细阅读着计划,有的微微点头,有的则露出疑惑之色。孟瑶见状,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先看看,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今天我在学校还发生了一件事,原本参与成果展示的学生小组临时退出了,不过苏老师应对得很好,迅速想到解决方案。所以咱们面对这种变动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积极调整就行。”说完,她将那份学生小组退出后的调整方案递给大家。一位主管看完后率先发言:“孟总,整体方向没问题,但关于资金分配这块儿,我觉得可以再优化一下。”其他主管纷纷附和。孟瑶虚心听取建议,拿起笔在计划书上修改起来。修改完后,她又把学校那边的一些文案以及学生的创意作品拿给大家看。众人看后,眼睛逐渐发亮,觉得这个项目可行性很高。其中一位主管笑着说:“孟总,我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既能提升咱们公司形象,又能得到新鲜血液注入。”其他人也都表示赞同,孟瑶看到大家达成共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车停在校门口,苏瑶解开安全带准备下车,忽然转头对孟瑶说:“孟总,今天真的很感谢你给我们学校这个机会。其实之前我一直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合作,毕竟现在竞争激烈,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实践经验特别宝贵。”孟瑶笑了笑说:“苏老师客气了,你们学校的学生很优秀,潜力巨大,这也是我们看中的一点。”苏瑶下了车,关上车门后朝孟瑶挥挥手。孟瑶驾车离开后,苏瑶转身往校园里走。一路上,她满脑子都是合作的细节,想着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个项目。而孟瑶这边,一边开车一边哼着小曲,心情愉悦。她深知这个项目如果成功,将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回到公司后,她立刻吩咐助理去联系广告团队,着手制作宣传海报,打算尽快把这个好消息传播出去。同时,她又给技术部门开了个小会,强调一定要确保在与学生对接的时候做到高效沟通。苏瑶回到办公室就召集了学生会干部开会。她把和孟瑶谈好的大致合作框架告知众人,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公司的公关部做了宣传片和海报,并在各个繁华地段播放。精美的画面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许多年轻人拿出手机拍照分享。
小主,
在学校这边,学生会干部们干劲十足,纷纷在班级群里发布合作消息并答疑解惑。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踊跃报名参加。
随着宣传片和海报的投放,公司收到了大量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咨询电话。孟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解答,同时让市场调研人员收集大众反馈,以便进一步优化项目方案。
苏瑶则组织起入选的学生开展培训课程,邀请公司的资深员工线上授课讲解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以及项目相关知识要点等。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校企合作项目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当地的热门话题。媒体也开始介入报道,这无疑给项目做了免费的大规模推广。无论是公司还是学校,都对即将到来的正式合作充满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随着热度的增长,公司与学校达成共识,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尤其是一些学生。
这股热潮引起了其他企业的注意,其中不乏行业内的巨头。一家大型企业向孟瑶的公司提出收购计划,意图将这个潜力无限的项目据为己有。孟瑶面临巨大压力,毕竟对方财大气粗,如果拒绝可能会遭到各种打压。但她不甘心放弃自己一手培育起来的成果。
学校方面得知此事后,表示坚决支持孟瑶的公司独立运作。学生会组织学生联名签署请愿书,希望能够保留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众多年轻学子通过网络发声,呼吁保护本土创新型项目。
面对舆论的支持,那家大企业有所顾忌。最终决定转变策略,寻求投资入股而不是完全收购。孟瑶权衡利弊之后同意了这个方案。在多方协作之下,项目顺利推进,不但成为了城市的名片项目,还吸引了国际上的关注,为未来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孟瑶的公司发展越来越好,订单像雪花般飞来。然而,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苏瑶建议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林晓则推荐母校的管理学教授来做顾问。
孟瑶采纳了她们的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重新规划了公司架构。新的管理制度推行初期遇到不少阻力,一些老员工习惯了旧模式,抵触情绪强烈。孟瑶亲自与员工沟通交流,讲述公司发展愿景。慢慢地,大家接受了改变。
不久后,国际上一家知名企业发来合作邀请,希望共同开发海外市场。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但风险同样不小。经过慎重考虑,孟瑶带着苏瑶和林晓一同前往国外考察洽谈。凭借扎实的项目成果和优秀的运营理念,成功打动了对方。回国后,她们开始筹备跨国合作事宜,孟瑶深知这将开启公司全新的篇章,心中满是憧憬和干劲。跨国合作的筹备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法律条文、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苏瑶负责对接法务团队,仔细审查每一项合同条款;林晓则研究国外市场的文化习俗,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孟瑶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资源。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之时,合作方却突然提出要修改关键条款,增加己方的利益分成。这一变动无疑打乱了所有计划。孟瑶紧急召集苏瑶和林晓商讨对策。三人分析后认为不能轻易妥协,但也不想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孟瑶再次飞往国外,直接与合作方高层面谈。她拿出详实的数据和精心准备的预案,向对方阐述公平分配利益才有利于长久合作的观点。对方高层被她的诚意和智慧所打动,最终撤回了不合理的要求。
回国后,孟瑶感慨万千,她知道这次的危机化解多亏了身边有苏瑶和林晓这样得力的伙伴。随着跨国合作正式启动,孟瑶的公司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