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若海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顿悟状态是有惯性的。
当你第一次进入顿悟状态后,后面几次进入顿悟状态的间隔时间越短,你就越能把控住这种状态。
进入顿悟状态的难度会越来越低,频率也会越来越高,直到最后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但如果后面第二次进入顿悟状态的间隔时间越长,那你今后想再次进入顿悟状态的难度就越大。
一般这个时间间隔,在一个月内最好。
如果超过半年,顿悟惯性也就延续不下去了。”
韩铮的脸色微微一变:“那老师,我该怎么办?才能尽快再次进入顿悟状态呢。”
彭若海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慰:“不用担心,韩铮。
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最难的。
再次进入顿悟状态,也就是两个条件,一是看自身积累,二是需要外界的压力。
自身积累只能靠你平日里的学习,思考,外界的压力,就要像你上次一样,遇上合适的对手,才能压榨出你的极限。”
韩铮点了点头,眼神中闪坚定:“我明白了,老师。”
雷丽在一旁忍不住插话道:“老师,那我们呢?我们也能进入顿悟状态吗?”
彭若海微微一笑,看向雷丽和李孟君:“当然可以。
顿悟并非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你们不断积累,
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也是有机会进入顿悟状态的。”
随后,雷丽和李孟君也提出各自在修炼上的疑问,彭若海一一解答。
“老师,李青峰师兄说我的战法境界算是半入门,半忘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境界一说,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地堆高度或者扩广度。
打个比方来说,境界更像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这个空间里囊括的是你的认知、感悟、积累、反应、状态、能力等等。”
“长、宽、高三者都缺一不可。
无高则平,无长则短,无宽则窄。
所以,球体是最佳的选择,不存在任何短板。
我们常说的打磨境界,就是让自己的各个方面均衡,不存在短板。”
韩铮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老师。那我现在的战法境界为什么是半入门,半忘形呢?”
“你的情况比较特殊。
在顿悟状态下,你的境界成长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立体空间。
一部分呈圆锥体突出,成了绝对的长处。
但受限于其余部分的短板没有补齐,造就了你如今的战法境界,不上不下。”
“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补足自己的短板,好好打磨自己的境界。”
“多练多打多感悟。”
韩铮听着彭若海的讲解不自觉的点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