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楚中天就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原来是附近的百姓赶来抢头炷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看着他们虔诚的模样,楚中天心中满是触动,楚中天主动帮忙维持秩序,引导大家有序上香。人群中有个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向往,却又不敢靠近拥挤的人群。楚中天走过去,温柔地牵起她的手,带着她来到神像前,帮她点燃了手中的香。小女孩认真地拜了几拜,转过头对楚中天露出灿烂的笑容,说了声“谢谢哥哥”。那一刻,楚中天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
接下来的日子,楚中天依旧留在庙中帮忙。楚中天跟着一位老工匠学习雕刻,从最基础的打磨开始练起。老工匠见楚中天勤奋好学,便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楚中天。楚中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手上磨出了一个又一个水泡,从未喊过一声累。慢慢地,雕刻出的作品开始有模有样,从简单的花纹到复杂的图案,楚中天的进步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有一天,一位文物修复专家来到庙里考察。他看到楚中天雕刻的作品后,对楚中天的天赋和努力赞不绝口。专家得知楚中天的家境和求学经历后,主动提出愿意为楚中天提供一些文物修复方面的学习资料和指导。楚中天激动得热泪盈眶,楚中天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或许能改变自己人生轨迹。
在专家的指导下,楚中天开始接触更专业的文物修复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钻研各种修复技巧。努力和天赋让楚中天在文物修复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假期结束,楚中天回到了校园。但楚中天的心依然牵挂着女娲娘娘庙和那些自己热爱的文物修复工作。楚中天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相关知识,还加入了学校的文物保护社团。在社团里,楚中天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还组织了一些公益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文物保护知识。
几年后,楚中天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在文物修复领域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一份珍贵的实习机会。楚中天回到了女娲娘娘庙所在的城市,参与了多个重要文物修复项目。每当看到那些在自己手中重焕生机的文物,都会想起那个寒假在女娲娘娘庙的点点滴滴。楚中天知道,是那座庙,那位慈祥的女娲娘娘,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而楚中天也将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女娲娘娘庙修庙的日子里,楚中天从最初的生涩学徒,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帮手。随着对修庙工作的深入,楚中天发现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木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这天,在修缮庙顶时,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夹层。楚中天好奇地探身进去,在布满灰尘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本古老的线装书。小心翼翼地翻开,上面记载着这座女娲娘娘庙的历次修缮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几百年前。那些泛黄的纸张、古朴的文字,让楚中天对这座庙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楚中天愈发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非凡。
修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因为连日暴雨,刚修好的墙面出现了裂缝。工人们都有些气馁,觉得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但楚中天心里想着,不能就这么放弃。楚中天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重新调配材料,加班加点地修补。在这个过程中,楚中天和工友们的关系也越发紧密,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闲暇时,楚中天会和庙中的老住持聊天。住持给楚中天讲了许多关于女娲娘娘的传说,以及这座庙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主持说,女娲娘娘是万物之母,庇佑着这片土地和百姓。这座庙历经风雨,却始终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人们的信仰和守护。老住持的话让楚中天对这份工作多了一份敬畏之心,也更加坚定了楚中天把庙修好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娲娘娘庙的修缮工作逐渐接近尾声。看着焕然一新的庙宇,楚中天心中满是自豪。在最后的验收仪式上,当地的百姓纷纷前来。他们看着修缮后的庙宇,眼中满是感动和欣慰。那一刻,楚中天突然明白,修的不仅仅是一座庙,更是人们心中的信仰和寄托。
修庙结束后,楚中天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收获离开了。但这段经历却永远刻在了楚中天心中。每当楚中天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都会想起在女娲娘娘庙的日子,想起那些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工友,想起老住持的教诲。激励着楚中天勇往直前,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承这份古老而又神圣的技艺。有一天楚中天出了公园走到了路边,忽然来了一辆失控的大卡车飞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