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不懂什么洋务,她只知道,楚辰是真真正正从洋人那里赚来了银子!
不像李鸿章,这么多年洋务,除了要银子,还是要银子。
“文祥,你怎么看?”
慈禧并没有直接否定李鸿章的意见,而是向军机大臣文祥发问。
李鸿章心中咯噔一下,太后不接自己的话,还问文祥?
谁不知道文祥从海防塞防之争时,就站在了左宗棠那一边。
不出他所料,文祥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左宗棠。
“太后,微臣以为,不妨试上一试。既然左宗棠保举楚辰做这船政大臣,他定然是做了细致的了解,不可行的话他不会这么坚决的保举,此为其一。”
“楚辰此人确实有洋务才能,改良的武器从洋人处获得了千万两白银的订单,此事可谓是扬我大清之威,纵观近些年的洋务,还没有任何人做出这样的成绩。有此能力,又有左宗棠保举,楚辰是有可能在福州船政取得成功的。此为其二。”
说到这里,文祥余光扫了一眼李鸿章,不顾后者阴沉的脸色,继续说着。
李鸿章现在心里已经烦躁异常,这文祥什么意思?
什么叫这些年洋务都没有做出这样的成绩,点谁呢?
“三年前牡丹社事件,日本窥视宝岛,足见其野心。令楚辰带一部兵力驻守福州,既可以加强福建沿海防务,又可以辐射宝岛,一旦宝岛有事,旦夕可至,此为其三。”
“所以依微臣之见,既然那楚辰敢立下军令状,那未尝不可试上一试,左右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罢了。”
文祥对于楚辰还是抱有信心的,作为一个搞洋务的满族人,文祥希望朝廷可以有更多的洋务力量,因此表示了支持。
文祥的话说完之后,大殿中陷入了一阵的沉默……
李鸿章的脑海在疯狂的运转。
他感觉今天大殿之内的气氛,不是很正常。
福州船政这个事儿,说起来其实是小事儿。
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不少,虽然是左宗棠建立的,但是后期主要是沈葆桢在运作。
沈葆桢和自己走的很近,现在自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沈葆桢是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看来,太后这是对自己和沈葆桢有了一些忌惮!
南北洋大臣走的太近,让太后感觉局势有些失去掌控。
呵呵。
谁不知道太后弄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