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药研发成功的消息传遍全球后,叶晨所在的研究所门庭若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药企代表以及科研机构纷纷抛出橄榄枝,寻求合作机会。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美国的一家大型医药集团——辉瑞生科。
一个晴朗的上午,叶晨刚结束一场内部研讨会,助手便匆匆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叶教授,这是美国辉瑞生科集团发来的合作意向书,他们想购买我们的抗癌药方。”
叶晨接过意向书,仔细阅读起来。上面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不仅愿意支付一笔巨额的专利费用,还承诺给予叶晨及其团队一系列优厚的待遇,包括在美国顶尖科研机构的任职机会、参与国际前沿医学研究的资源支持等。
“叶教授,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有了这笔资金,我们的研究就能更上一层楼,团队成员也能有更好的发展。”助手满怀期待地看着叶晨。
叶晨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抗癌药方是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结晶,承载着无数癌症患者的希望。将药方卖给美国公司,虽然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科研资源,但也意味着失去对药方的主导权,后续药物的生产、定价以及普及范围都将受制于人。
“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们不能仓促决定。召集团队成员,下午开个会讨论一下。”叶晨说道。
下午,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大家围绕着辉瑞生科的合作意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觉得可以考虑合作。美国在医药研发和生产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业链,与他们合作,能让抗癌药更快地推向全球市场,造福更多患者。”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率先发言。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药品定价和普及的问题。如果药方被美国公司掌控,他们很可能会抬高药价,让很多患者买不起药。”另一位成员提出了担忧。
“而且,我们自己也有能力将抗癌药推广出去。这是我们的心血,我们应该掌握主导权。”又有人附和道。
叶晨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知道,无论做何决定,都将对团队和无数患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叶晨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操着流利英语的声音:“您好,是叶晨教授吗?我是辉瑞生科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史密斯。我们对您的抗癌药方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与您进一步沟通合作事宜。”
“史密斯先生,您好。关于合作的事情,我们正在内部讨论。您也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叶晨礼貌地回应道。
“叶教授,我理解您的谨慎。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们辉瑞生科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将这款抗癌药打造成全球癌症患者的福音。我们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和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而且,我们愿意为您和您的团队提供最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待遇。”罗伯特·史密斯言辞恳切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