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拘留所

这股不正之风彻底刹不住了,连极难把握数额的理发行业也定起了标杆。每月如果完不成这个标准,等待理发店是人员重组、转型改制的待遇。

这年头能干理发店的基本都是家里传下的店铺与手艺,吃住都在店里迫于无奈转成国营就算了。

一旦人员重组他们可能连自己的老房子都保不住,想想自己家里住进了外人,或者被赶了出去他们就怄得慌!

渐渐地理发店为了平衡收支,各想奇招,在理发店里进行一些利本薄销的小生意维持生计。

姜荼爷孙俩同样也这么干了,正月里没人上门他们索性把理发店改成了仓库。

在开着理发店的同时接收一些零碎货物存放,他们不收钱,只要过期的票据,无论什么他们都收如果是过期的全国粮票那就更好了。

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时,董芊芊颇感诧异过期的粮票收了有什么用,难道还能去国营粮店换?怎么想都不可能吧!

但是说起这事的姜荼却没有为她解惑的意思,只一味地模仿诸葛孔明讲了句“山人自有妙计!”独特的自信感染了董芊芊。

以至于在写勒索信的时候,她把地点放在了姜荼的家——静安区的国营理发店。

所以在当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时,她会如同晴天霹雳一样。

她不知道姜荼全家进去是因为这种两店并开的模式,还是因为她的那封勒索信,被胡老大发觉了不对,把理发店给举报了。

无论那种她都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以至于她睁眼直至天明,早起照镜子时,被镜子里发乌的眼底吓了一大跳。

硬灌了一大杯冰凉的灵泉水,才让她勉强打起精神来。食不下咽地囫囵吃完了早饭,顶着不算温柔的春风来到了拘留所探监。

值班的人正好是曾经向她求过婚的周军,不知道为什么他本人明明见过董芊芊,却在旁边的执勤警察面前装出第一次见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