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音有不少专业,基本上每个学科,都有优秀代表前来演出。期间,当然也夹杂不少邀请来宾的出场。
每场演出后,往往创作者会现身发声,对音乐加以介绍,再简单进行一番经验分享。
现场嘉宾除报以掌声之外,偶尔也会来一通感悟点评。如此一来,倒也符合交流会的宗旨。
另外,这种类似于“成果验收评判”的方式,也让现场气氛变得比较活跃。
难免会出现一些,意见不一而争执的情况。
对于有追求的音乐家来说,这算是好事儿吧。不过,太过激烈,就不一定如想象那么美好。
一段来自央乐团的民族乐器合奏过后,现场便突然出现了一阵音乐创作表达方面的思想碰撞。
这首乐曲,是古大师创作的曲子《叶与根的互诉》。
合奏的乐器,包括古琴、洞箫、二胡、排鼓等。
整首音乐,听起来旋律丰富、气势宏大,算是很不错的一首作品。
古大师在介绍过音乐灵感及构思后,现场不禁响起一片掌声和赞叹声。
谁料一位来自倭国的音乐家,却突然发声,仿佛和古大师有些不对付,直接提出了一番质疑:
“我认为,这首曲子,其实可以尝试着再简化一些。那样,意境可能会更加纯粹。”
“那样做,音乐就会变得单薄许多,不利于思想的传达。”古大师淡然望去。
“音乐无法衬托太复杂的思想。我们应该从音乐中,感受到更单纯的情感。目的性太强的赞歌,会让它变得累赘,也难以打动人心。”对方毫不留情评论道。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直播间内,顿时弹幕刷起:
“卧槽!这个八嘎真TM敢说!”
“古大师本来就是爱国音乐家,很多作品都是这个味儿,没有什么问题啊,这个倭国人绝对和古大师有仇!”
“不是他和她有仇,而是很多外国人对咱们国家本来就抱有敌意。纯音乐还好,要是听到红色音乐,肯定有些受不了。”
“从音乐角度考虑,人家也没说错。为什么龙国艺术一直落后于国外,是不够丰富吗?错,恰恰相反,想表达太多,反而让作品有些臃肿,不够自然。”
“滚!听不惯别听。”
“音乐无国界,我们就事论事而已,没必要动气。”
“……”
就此问题,直播间也是吵吵不停。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事情,本来就没对错。尤其是音乐、艺术类形而上的玩意儿,哪儿有什么标准,当然更是无法评判。
倭国音乐人说法虽然不见得错,但表达方式确实有问题。
古大师自然不高兴。
当场便和他辩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