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琴仍然犯愁,“从咱们这到广州,就算是专车,也得开两天,现在天气这么热,车厢里都得40多度,到了南边更热。咱们的参已经出土这么长时间了,正是不抗折腾的时候,你说,早几天,晚几天,都没这个事了。”
的确如此,早点报出新闻,她们就不会收购参园,晚几天报出,参都加工完了,世事凑巧得让人猝不及防。
陈秀丽想到的办法是用冷藏车,一些沿海城市用这样的车运输海鲜,她在大连的路上见过两次。
省城没有专业做冷藏运输的货运公司,大部分冷藏车都分布在海产公司,海鲜市场,不会单独出来接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秀丽鼻子上沁着一层汗,没有车,她变不出来,不过她还没想着放弃。
“我就不信邪了,这么大个省会,找不到个冷藏车。”
“你倒卖药材这么多年,就不认识一个开冷藏车的?”
天热,陈秀丽的脾气也像着了火。
林玉琴鼓着一张圆脸,像个皮球,“药材都是干货,谁认识冷藏车司机哪?谁认识呢?”
她一边嘟囔着,一边用手指敲着膝盖。
“我是不认识冷藏车司机,可是我知道谁认识的司机多。”
林玉琴带着陈秀丽来到了一处德邦物流的网点。
“我想用专车拉一批人参到广州,必须得是冷藏车,你们能运吗?不能运我找别人。”
明明是急得不行,林玉琴却装得若无其事。
网点经理是个小年轻,胸前的铭牌上写着李超,带着眼镜,一派斯文秀气,半点不像干物流生意的。
“一共多少货,什么时候出发?”李超把二人引到办公室里,倒上两杯水。
办公室里的空调,让陈秀丽舒爽地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