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打造药都

秀丽山乡 霖玥 1208 字 2天前

4月初,山上的山野菜下来了,比往常稍微早了几天。大自然好像有愧于去年蘑菇的减产,今年的山野菜产量喜人,村里的老人都说,上次这样收菜还是在十几年前。

老天爷赏饭吃,全厂忙得没黑天没白天,但也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到五一种地,才略微有所缓解。

中午吃饭时,陈秀玲打电话过来。开口便问陈秀丽最近看新闻了没有?

陈秀丽已经连着三天,每天睡觉不超过5个小时,哪里还有时间看新闻。

“最近忙着生产,没看,怎么了?”

陈秀玲在电话另一头给姐姐念了一段新闻原稿:“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省里正在全力建设抚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中国药都;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在申南和抚溪之间,建设一座生态新城。”

陈秀丽放下筷子,微眯着眼,从字里行间体会这条新闻背后的分量。

“姐,你知道基地规划的地方在哪吗?”

申南与抚溪两者相隔不到100公里,既然是在它们之间,陈秀丽很快猜到了,“是不是你们新校区那里?”

“姐,你真的很敏锐,我问过老师,他说不单是我们学校,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也会入驻基地,不过以什么形式,现在还没有定论。”

“这是个好事,尤其是你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来进驻的企业多了,就业就不愁了。”陈秀丽替妹妹高兴。

“不是呀。”陈秀玲发觉这个时候姐姐又不敏锐了,“我毕业还得好几年,而且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得考研读博。”

“知道你得考研考博,那正是时候啊,政策刚刚颁布,到实施,入驻,发展都需要时间,等你毕业的那会儿正是好时候。”

“哎呀!”陈秀玲跺起了脚,“你不要想着我,我看你这两年虽然有加工厂,药材的生意也没停,我给你打电话是提醒你,政府想要打造药都的名片,对药材产业一定会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你留点心。”

陈秀丽摇摇头,这几天睡眠不足,她的思考能力处于停顿状态,经陈秀玲提醒,她才醒悟过来。安徽亳州,江西樟树,这些全国有名的药都,早都形成了中药产业集群,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药厂,医药公司。反倒是东北,一直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区域性有影响力的交易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