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朱由校聪慧异常,一时间也没搞清楚这些玩意有什么用。
等抄录到后面,朱由校豁然开朗,只见一个你字配着ni,朱由校很自然地就读了出来。
再看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声僻字,朱由校配合着音标也将这个字给读了出来,忽然,朱由校意识到这拼音的威力了!
书同文,车同轨,这是秦始皇的重大功绩。
可秦始皇再厉害,也没有办法统一各地方的口音,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统一的发音标准。
而这个拼音,就是起一个统一全国发音标准的玩意。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东西,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个群分,就是以血缘、习性、语言来区分的。
发音不统一,在交流沟通中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同字不同音,会导致其意义完全南辕北折。
朱由校也对朝臣的地方口音头痛不已。
而且,不同的发音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不同的小圈子,想想也明白,你不可能和一个发音不同的人有什么深入的交流,鸡同狗讲,能混到一个圈子里去吗?
这种圈子对皇权的危害极大。所谓楚党、浙党都是各地人才自然形成的小团伙。
朱由校想通了其中种种,不由对后世的文治击节赞叹!
九年免费强制教育,那经过教育的人,同文同音,这其中的功劳再怎么吹捧也不过分啊!
这本小学一年级上的教材,妈的,是个宝藏啊!
朱由校第一反应就是将这本教材在三大营全面推广,他还忘记了另一个功能,只要有音标,哪怕不认识也能读出来,这对读书识字有很大的帮助,更别提那些偏旁,部首也重要非常。
朱由校越抄越兴奋,虽然手酸脖痛,可一想到其中的巨大价值,一切劳苦都不值一提。
“陛下,到时候用膳了!”
魏忠贤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可朱由校心情振奋一点也不感到饥饿。
“放门外吧,无事不要吵朕!”
朱由校奋笔疾书,抄录完一整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上。
他又看一下一年级数学上,只见书里曲里拐弯的全是他看不懂的符号。
*…………
咦!
这是什么?
还好数学书面对的是低龄儿童,每个数学都配合着图片。
莫不是1是壹?2是贰,3是叁,10是拾,11是拾壹…………
虽然感觉有点别扭,但朱由校很快适应了新的写法,而且很明显的感觉到,用这种新式符号的效率远超老式文字。
这样一来,百以内的加减就很简单了。
还有什么凑十法,破十法,朱由校稍一思索,倒也能看明白。
朱由校抄完数字一年级上,心中满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