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说干就干

“材料:纯净的沙子、石灰石、硼砂、碳酸钠。”

“制作步骤:将贝壳清洗干净,加水捣碎后得到古法石灰石,找到盐咸地里生长的植物,将植物烧制成草木灰,加水过滤几次再晒干,就得到了碳酸钢,将砂子和碳酸钢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放好,再加入石灰石,有条件的可以加入硼砂助燃。将所有材料搅拌匀均后放入熔炉之中,加热后不断敲打熔炉好让混合物中的空气跑出来。当融熔物没有气泡跑出来之后,冷却风干,用铁筒压平压长,就得到了玻璃。有了玻璃就可以做水银镜子,这可是能赚大钱的玩意呢!”

朱由校很认真地边听边记,明朝有琉璃,甚至已经能制造不纯净的玻璃了,再结合这些材料,应该就能制造出透明的玻璃了。

听说这些玻璃能用来制作镜子。

镜子?

在朱由校的印象里,镜子都是些铜制品啊!

视频特意强调能赚大钱的水银镜子?

水银镜子。

朕的千里眼呢?

朱由校语气有点着急,道:“魏忠贤!”

“奴才在!”

“速速找一群能烧制琉璃的工匠,让他们在炼铁厂旁边再起几个炉子。告诉炼铁厂的人,找几个熟练工人配合他们。朕希望做出来纯净透明的琉璃。”

朱由校把刚抄下来的工艺流程交给魏忠贤,“让他们按照这个步骤来做,能做出来的话,重重有赏。”

“奴才遵旨!”

行了!

青霉素和玻璃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就要试制留声机了。

朱由校心情激动地在系统搜索“留声机的制作”

天幕上跳出众多视频,朱由校挑了一个点开。

“这个能录制声音的纸杯留声机制作非常简单,用纸板将纸杯固定,下端可以转动,用一根细针尖回定在纸杯底部。”

朱由校看着视频里简单的物件,一个底部固定细针的纸杯,一个穿了铁皮的横杆,再加一个手摇底座。

不是吧!这么简单?

朱由校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几个简单的小物件,就能留住声音,这,这也太出人意料了吧!

原本朱由校以为,留住声音这么困难的事情一定需要很多东西。

没想到,竟然这般简易。

视频里继续说道:“声音,其实是一种震动,这留声机的关键在于针尖与铁皮的紧密度。声音震动纸杯带动针尖,针尖将震动刻录在铁皮上,这就完成了声音的记录。”

“反过来,将记录音轨的铁皮转动,带动针尖震动,便能从纸筒里听到自己刚才发出的声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见视频里的人操作了一番,一个与普通人声略有区别的声音便响了起来,虽然不甚清晰,但是仔细听还是能听出来声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