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朱门冻骨

天启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巡夜的更鼓刚敲过二更,宣府城府后的宰门街雪地里就蜷着三具新尸。

打更人老周头拿梆子拨了拨尸体,那具女尸怀里还裹着个两个婴孩,娘俩的指甲缝里塞满黑褐色的观音土。

“造孽啊!”

老周头饶是见惯了死亡,但是对这饿死的母女终究还是做不到熟视无睹,“下辈子你们投个好人家吧!”

老周头抓住女尸的衣领,在光滑的雪地上拉出一道冰痕,这些尸体如果不处理掉,难免会引来野狗,这是老周头对这死去的母女最后的温柔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周头一边拉一边想着:也许又要改朝换代吧!

一个底层打更的,会有什么见识?

只是老周头越发觉得日子难过了:不时来到的流民,城外的盗匪,城内的狠凶豪绅,这一切都压得平民无法呼吸。

城隍庙戏台后巷的窝棚里,柳莺儿正用苇絮给弟弟止血。

白日里王家粮行的伙计来收印子钱,把十二岁的栓子踹得呕出黄水。破陶罐里煮着从马厩捡来的豆渣,混着去年重阳晒干的槐树叶。

"阿姐,我瞧见娘了..."栓子突然抓住她腕子,那力道吓得柳莺儿浑身发凉。弟弟枯柴似的手正按在她褪色的玉镯上——这是娘临终前从腕子褪下来的,说本是扬州瘦马戴过的珍品。

“呕―――”

栓子忽然吐出一口血来,把柳莺儿吓了一跳,柳莺儿急忙用手探了探栓的额头,只觉烫人得很。

柳莺儿吓得六神无主,在这样一个父母双亡的家庭,她所能依靠的只有这个弟弟了。

可现在栓子病重,自己浑身上下除了母亲留下的玉镯,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柳莺儿看着呕血的栓儿,横了下一条心,将玉镯放在栓儿的怀里,脸上满是决绝之色。

三更梆子响时,柳莺儿摸到了百花楼后巷。

龟公陈三捏着她下巴对着灯笼端详:"倒是副好皮相,可惜眼底发青。"他忽然扯开她补丁摞补丁的夹袄,雪白的肌肤赫然呈现,“皮肤倒白,想必客人会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