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的灯光渐次亮起,晕染出一片昏黄暖调,似将时光悄然拉回到旧世的戏园子。
乐声起,婉转的二胡与悠扬的琵琶交织,如潺潺溪流,淌入听众的心间。
杨光身着一袭月白长衫,衣角绣着墨色的云纹,似在时光中洇染开来,眉眼低垂,神色沉静。
杨光开口,那声音犹如夜莺初啼,婉转悠扬,瞬间将人带入了《赤伶》的故事之中。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他的嗓音清脆而又饱含深情,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空气中悠悠飘荡
……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
歌声清越,似带着几分惆怅,又有几分坚毅,如同一缕轻烟,袅袅地升腾而起,将众人引入那风雨飘摇的时代。
陡然间,曲风一转,激昂的鼓点如骤雨般砸落,歌手的嗓音瞬间拔高,戏腔喷薄而出:“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那声音,清脆似玉珠落盘,婉转若黄莺啼柳,每一个拖腔都韵味十足,将戏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刻,歌手仿佛不再是自己,而是那戏台上粉墨登场的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