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以补贴的名义,给两户烈属人家每家发了三百斤棒子面。
一共三户烈属,街道办不能在这件事厚此薄彼。
同为烈属家庭的周家,因为周铁锤拿了入职轧钢厂的工作指标,街道办补贴粮食就没那么多,一共三十斤。
周家奶奶死活不要。
这觉悟。
甩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好几条街。
前往三十六号大院的过程中。
王建设和小李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聊烈属的高觉悟,聊当下极度匮乏的物资,聊周家奶奶谢绝街道补贴粮食。
其实也是话赶话的扯到了这上面。
小李认真的看着王建设,脸上的表情透着几分犹豫。
“你想说周家奶奶谢绝街道补贴粮食这件事?烈属家庭,觉悟高,奉献精神占据了主导意识,包括我们街道办,乃至整个街道辖区的住户居民,都应该跟周家奶奶学习学习。”
刚才周家奶奶谢绝街道办补贴粮食的时候,有同院的街坊,跟王建设说,说这么些年,周家奶奶一直没从街道领取烈属补贴物资和钱款。
至于原因。
让街道办把这些物资和钱款,拿去救济那些远比周家更加困难的家庭。
这话,上午王建设做周家奶奶思想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听过了。
觉得很正常。
只不过小李想到了一件事,觉得前后矛盾,而且对那件事,也持着几分不怎么相信的态度,这才吞吞吐吐,一副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模样。
还是经过王建设再三催促,这才大着胆子,将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
“王主任,但是那个王主任在职期间,街道办每个月都会按时定点的将烈属的补贴物资和钱款,一分不少,一粒不落,全部交到了烈属的手中。”
王建设精神一震。
晓得小李言语中的意思。
周家奶奶这么些年,都没要,满院的街坊都是证人,但这头小李却又说王红梅活着那会儿,该给烈属的物资全都给了烈属。
周家奶奶与王红梅两人的话,产生了冲突。
有一个人肯定说了假话。
至于是谁说了假话。
王建设比较趋向于挨了枪子去阎罗王跟前报到的王红梅。
这份莫名其妙消失的物资,又是怎么回事,亦或者这份物资进了谁的手。
“我没看过这方面的材料呀?”
“不是街道办的汇总材料,是闫阜贵的那个账本,上面记录了一些这样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