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老弟!你听我说……”喝多了的李景隆搂着蓝春的肩,也不知道说着什么重大隐秘。
基本中国人喝多了都这样,动不动就是你听我说,要么吹牛,要么诉苦。
李景隆也不知道怎么就和蓝春熟络起来了,有时喊老弟,有时喊老哥,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
常升倒没喝多,但也架不住他是这群勋贵子弟的老大哥,一堆人给他劝酒。
常升早一年就进宫去侍卫处了,这侍卫处没有侍卫的作用,就只是一个空壳子,时不时帮皇帝跑腿儿,传个口令什么的,相当于额外的秘书办公室。
真正的侍卫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创立,亲军十二卫是是明朝时期负责护驾左右、护卫宫禁的皇帝侍卫禁军,这些军士都是通过精选以后经严格训练而入选的身材健壮、武艺不凡的将士。
由皇帝本人亲自掌握的禁卫军。独立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所管辖的一般军队。但现在还没成型,还是金吾侍卫都护府,从二品官位,只是禁卫军就有一万两千余人。
所以压根不需要侍卫处去保障安全,就是让勋贵后代去镀个金,有才能的就放任为官,平庸的就留任为禁卫军的某一卫所的长官。
勋贵的荣华富贵皆出自皇帝,皇帝任命勋贵,勋贵效忠皇帝,直接的上下级联体利益,使得叛变的危险降到最低,皇帝也更好的管控了京畿地区的武装力量。
“我现在是真不知道我的以后是什么方向!安安心心的成长,最后再接手我爹的勋位和家产,混吃等死一辈子吗?老弟!我迷茫啊!”
李景隆含糊不清的说着,蓝春心不在焉的听着。听到这话,蓝春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景隆,估摸着再过五年,他爹李文忠就要没了,今年李景隆才十五岁,二十岁就要接曹国公的班了。
蓝春又望了望徐增寿,过个六年他爹徐达也病逝了,他哥徐辉祖接了魏国公的班,都是可怜孩子啊。
之后再过几年蓝玉才当上凉国公,接手了大明的武人班底,成了武将的领军人物。
可惜太子朱标突发疾病去世,朱元璋为了孙子朱允炆接手皇位,又把这豪华班底给屠戮了干净。
大明初期的武将阵容出现亏空,燕王朱棣事变,李景隆养尊处优半辈子被拉出去和朱棣对峙。
朱棣以少胜多打的李景隆落花流水攻进了南京城,朱允炆自焚于皇宫。
朱允炆是死是逃,后世成了一个谜团,但蓝春认为,应该是死了,大明史书被朱棣改过,如果朱允炆逃了,朱棣在当时不可能铺天盖地的找寻他的下落。
极有可能发动靖难攻破南京城后,建文帝朱允炆就被秘密处死,方便朱棣直接上位成为永乐帝。
宴席结束,天也黑透了,南京城开始宵禁了,街面上空空荡荡,就只有兵马司巡逻的人。
李景隆和蓝春互相搀扶着,常升和徐增寿在后面聊着天,时不时有士兵或衙役上前询问,旁边的家仆出示国公府的牌子,他们也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