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要知道节制

右侧的武将还在懵懂中,左侧的一群文臣跪满了一地。

看着一帮文臣在那里哭谏,表演。朱祁镇心里一阵冷笑。

“若朕不收回呢?”朱祁镇饶有兴趣的把玩着手里的金筷,淡淡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群臣一愣,不收回?皇帝想干嘛?他这是置祖制于不顾了?

这时,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大声道:“陛下,后宫干政,于国不祥啊。汉之吕后篡权,唐之武氏篡唐,后宫干政历来都是国之大患啊,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说完,捶胸顿足,声泪俱下,像是被人捏住了命门一般。

又有几个头铁的御史跪拜道:“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望陛下以史为鉴,惕励自省,切不可自误啊……”

“那你们倒是说说,朕该如何呢?”朱祁镇道。

众人一听,有门,皇帝到底是年轻,心智不坚。

“请陛下收回成命,谨遵祖训!”杨荣带头说道。

众人跟着附和。

“朕问你们一个问题,这大明的天下姓什么?”朱祁镇冷冷的盯着杨荣道。

“自然姓朱。”杨荣想都没想回道。

“杨士奇,你是当朝大学士,听闻你对《左传》研究颇深,朕再问你,何为君父之命不校?”

杨士奇暗道不好,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当时重耳因为得罪了僖公决定逃跑,有人拉住他说既然有误会和大王说清楚得到谅解就好了,为什么要逃跑,重耳说:君父之命不校。意思是说,我忠于我的王,他虽然错了,但是他的命令我不敢违抗,还是逃跑吧!

于是后世很多忠君为国文人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