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那些县城的位置,详细分析着每一个可能的情况和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陈大旅长和战神副师长坐在桌前,神情专注地倾听着陈振华的讲述。他们的眼神中时而闪过沉思,时而透露出赞许。
当陈振华结束了自己的陈述,指挥部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陈大旅长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再次审视着那些标记和线路。
他转过身,看着陈振华,眼中满是对这位英勇部下的欣赏和信任。战神副师长也点了点头,说道:
“小陈啊,你的这个想法,精致入微,考虑周全,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成长的希望,毕竟未来更多的实际战斗场景需要他们自己去把握。”
最终,毫无疑问,陈大旅长和战神副师长再次被陈振华这种严谨且细致入微的侦查构想所深深打动,他们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同意了陈振华的方案。
然而,作为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们深知此行动的危险性和复杂性,绝不会让陈振华孤身一人涉入那充满危机四伏的敌营。
经过一番周密的商讨,决定安排陈振华带着一个班的侦察营官兵一同前往,这样的安排可谓是深思熟虑,好处颇多。
一方面,多人协作能够获取更加精准、全面的信息,避免因个人视角的局限而遗漏重要的细节。
另一方面,在危险重重的敌占区,一个团队能够相互照应、相互支持,大大提高了行动的安全性,更为关键的是,此次行动还承载着培养更多侦查精英的厚望。
陈振华在侦查方面的出色能力和丰富经验是有目共睹的,有他带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更能将自己的技艺和心得传授给同行的将士们,让他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为部队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这对于提升整个部队的侦查能力和作战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这样精心的安排,陈振华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激。
毕竟,当下所有的作战计划都已经精心策划、准备就绪,只待这关键的情报来为最后的决策画上完美的一笔。
在他看来,有陈大旅长和战神副师长坐镇指挥,独立旅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定能稳如泰山,不会出现任何意想不到的差池。
而在另一方面,骑兵团的分配工作也早已紧锣密鼓地完成,并且安排得井井有条,许副旅长肩负重任,独领一军,他的身后是孙德胜所带领的勇猛无畏的骑兵二营和四营。
而杜易得团长,则与政委王祯祥负责指挥另一支同样英勇善战的骑兵一营和骑兵三营。
为了实现更为高效的指挥和管理,无论是杜易得所带领的骑兵队伍,还是孙德胜所带领的骑兵队伍,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和实际的管理需求出发,都不宜长期保持各自独立的状态。
经过与杜易德团长、王祯祥参谋长,以及孙德胜副参谋长的深入沟通和审慎研讨,他们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