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韬再三叮嘱陈倩,强调陈老不用着急,原因是中医治病讲究一人一方,而且要根据情况病情的变化随时变化药方和用量。
毕竟每个患者的体质都各有不同,所以中医不讲病名,很多治疗法也没有普遍。
即便是经典方剂也要辩证后加减施用,原因就是不同体质表现的特征也就不同,用药时候不能因人而异的话,很可能会出大乱子,
甚至是同样病状,但是体质不同方子也不同,如果不能了解体质的偏差,医者治疗或者保健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偏差。
更甚者会导致背道而驰,这跟西医有了极大的差距,不是你感冒了就都吃哪几种,你病变了就切掉,然后化疗等等,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
毕竟活着的人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更不能直接解剖探查其内部的情况,所以可通过组织官窍等外部、局部表现,反映内在脏腑的功能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治。
因而中医学在看病时,从来不提倡把某个器官或者组织拆散,只见局部,而应把人看成一个整体。
比如生气后有头晕、眼花的表现,其病位并非在头和眼睛,从整体而言,病变在于肝,足厥阴肝经从脚底上行联系肝脏,向上至眼睛、头顶,所以治疗完全可以头痛医脚,取足厥阴肝经在脚上的重要穴位太冲穴以泻肝火而取效。
再比如牙龈红肿疼痛的表现,常可通过泻脚上的内庭穴治疗,因为足阳明胃经在循行的过程中,将脚、胃、牙龈联系为一个整体。
因此,中医治病的关键是从整体出发,通过所见联系疾病的本质,治病求本。其实中医治病也不慢,只要对症下药,也是可以药到病除的。
之所以现在中医没落,是因为建国初期的战争频发,西医手术对于外伤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中医也有外科的,只不过是没落了。
不然中华五千年,没有西医的时候老百姓都怎么治病的?还不都是中医治好的嘛!
再说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扭伤崴脚之类的,西医拍个片子回家养着,最后都落下病根。
而中医正骨直接解决问题,当场正骨结束就能下地,只要不吃力,完全活动自如。
再比如中医急救,对于心梗,脑梗,不论针灸还是醒脑灌肠汤,救治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昏迷,促醒效果很好。
然而,近百年来,中医遭受发展之困,究其原因,除了动乱导致的一些技术药方失传外,西医打压占据主导,就连中医药典都是西医弄的。
这就导致很多房子用不了,比如附子一味药,因为有毒,药典要求不能超过30克,可是很多中医开方子达到一百克,之所以这么开,是因为其他的药可以抵消毒性,中医配药讲究君臣佐使。
(不好意思家人们,这张说的有点多,写到国医感触挺大,以上是个人观点,请勿深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