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个新年来到了人间,潜龙带领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团队成员们一直从事着北极生物活体样本的养殖观察及科学研究工作,每天都处于严瑾认真的科学分析检测的实验室工作之中。
新年的一月二十号星期五上午九点多,潜龙接到总院院长通知他一月二十三号星期一带队乘坐中型高速科考船“东方红六号去渤海湾开展二十天的冬季海上科考。
接到新的科考任务后,潜龙立刻开始了科考队员的人员选拔,他依然选择了自己的学生李旭扬做为自己的助手,又选了海洋地质科学研究博士后程强做副队长和一些海洋生物学及海洋综合研究等专业顶尖人才组成了三十八人的精干科考小分队,并把人员名单上报给总院领导审批。
经过院领导成员和相关部门开会商讨后,下午二点多,潜龙接到正式回复,同意渤海冬季海上科考队队员三十八人参队科考。
收到正式通知后,潜龙便立刻召集这三十八一起开会,一起讨论科考工作的具体安排计划。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
会议室里,三十八名科考队员整齐地坐在会议桌前,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科考任务的期待与紧张。潜龙站在会议室的前方,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夹,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坚定而有力:
“同志们,这次渤海冬季科考任务意义重大。渤海湾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生态区域,冬季的海洋环境变化复杂,生物活动也与平时大不相同。我们的任务是全面了解渤海湾冬季的海洋生态、地质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为后续的海洋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次科考将持续二十天,期间我们会面临极端天气、复杂的海洋环境以及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但我相信,凭借大家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潜龙翻开文件夹,开始详细分配任务:
“李旭扬,你负责协助我进行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初步分析。程强博士,你带领地质小组负责海底地质结构的探测和采样。其他小组按照专业分工,分别负责海洋物理、化学参数的测量以及海洋气象的实时监测。”
队员们纷纷点头,认真记录着自己的任务。
会议结束后,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实验室里,李旭扬和几名生物学家正在检查采样设备和实验仪器,确保一切正常运行。程强则带着地质小组在仓库里清点地质探测设备,搬运沉重的采样工具。
“这次的地质探测任务艰巨,渤海湾的海底地质结构复杂,我们可能会遇到坚硬的岩石层和松软的沉积物。”
程强一边检查设备,一边对队员们说道,
“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每一件工具,不能有任何疏漏。”
与此同时,负责海洋物理和化学参数测量的小组也在忙碌着。他们检查着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确保在海上能够准确地收集数据。海洋气象小组则在研究近期的天气预报,为科考船的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一月二十二号,科考队在港口集结,准备登船。港口上,寒风凛冽,但队员们热情高涨。
潜龙站在船头,望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责任感。他深知,这次科考不仅是一次科学探索,更是对团队凝聚力和专业能力的考验。
“沈老师,一切准备就绪!”
李旭扬从船上跑下来,向潜龙汇报。
潜龙点了点头,转身望向大海,眼中闪过一丝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