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觅牛说:“哥,如今的事你真不懂哩!谁当起来不会吹、不会捧?能吃的开吗?”
曹拴牛说:“兄弟,听哥的,快别狗跟着狼嚎了!咱还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种庄稼,过咱的小光景吧!”
曹觅牛说:“哥,你的心情俺理解。俺想再等等,俺想看看下一步,想看看上头对俺是啥态度,若真的没指望,俺就及时打退堂鼓!”
曹拴牛说:“娘的,要依俺的脾气,一顿棒子把这些破玩意儿打烂,看你们还弄虚作假不了!”
这两年,尚步正可谓老当益壮、老有所为,忙得够呛,忙的高兴。自从儿子尚良跟着吕耕田进了领导班子,他就成了小农场的守门员、保管员、记工员,还兼着临时出纳员,权不大利大。
从春种到夏锄到秋收到冬藏,浇灌、喷药、拉运等等,六百亩庄稼雇佣闲散劳力都由他管理。从用人到记工到结算到付款,都由他报出花名从会计柳成林那儿领款支付。那种良心账,柳成林心知肚明,他不仅不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而且给了尚步正更大的活动空间。当然,柳会计“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言而喻。不能说两个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至少是狐假虎威、互利双赢。
小农场收获的五谷杂粮,都由尚步正保管着。你要问他库内有多少粮食、油料,他却遵照吕耕田的指示,守口如瓶,一问三不知。顶多回答你:“俺只管开门关门,不管数量多少。看门看门,看住门就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吕耕田心中有数,他看重的不在数量,而在价值。那些黄澄澄的粮食、香喷喷的胡油,一旦变成“土特产”,价值就无法估量了!这两年,“土特产”成了他结识上层的敲门砖,收获也是无法估量的。
今天,吕耕田再次把这项不可外泄的任务交给尚步正:把黄豆按一百斤装袋,把胡油按五十斤装桶,每样一百份,明天一早装车进城,给县领导们展示昂首村丰收果实,请领导们品尝“土特产”的地方风味。这下可忙坏了尚保管,他急大慌忙地雇了几个邻村的壮劳力,装袋、装桶、过秤、装车,一直干到第二天黎明。
天将破晓,吕耕田、金大浪押着车出发了。傍晚,他们得意洋洋、满面红光地回来了。金大浪打着饱嗝醉醺醺地迈着踉跄的步子,伸出大拇哥说:“好,实在是好!高,实在是高!娘的,平常都装的人模狗样的,一点土特产,就把咱当成亲爹了!好,好大的威力啊!”
吕耕田乜斜着金大浪说:“大浪,别把‘土特产’挂在嘴上!那是领导们对咱的信任!关怀!不信?你让卜元去送礼,谁敢要哩?谁稀罕哩?娘的,任亦鹏最看不起卜元,送盒烟都分三六九等,真成不了大气候!他哪有咱这魄力?一下子送出一车!这才能比出高低来啊!哎哟,俺也失言了!俺也醉了!不说了,不说了,免得留下啥话把子!”
金大浪不以为然地说:“怕球哩!”
第二天,吕耕田又给尚步正下达命令:给镇领导们按人数腿,每人装好黄豆五十斤,胡油三十斤,待送。
吕耕田、金大浪像蚂蚁趴在大树上,根子变硬了。更加趾高气扬了,更加有恃无恐了。小小农场是他们“联络感情”的纽带,那些收受土特产的头面人物,是他们颐指气使、敛钱发财的助推器。官场之道如此,老百姓能知道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