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他为何成杀人犯?1986年沈阳化学工业学校凶杀案

徐功伟和李贤俊相视而笑。哼,年轻人,早知道你是在故意“考”我们!

第二天,法医们再次来到化工学校,参加对现场的复查。

教务科办公室一切都保持原样,除了三张桌子、两个卷柜、两把电镀折叠椅子外别无他物。学校是清贫的,一所中专学校科室的办公设备就是这样简单、寒酸。地面上用白色粉笔画着被害人尸体的位置,一摊吓人的血迹已经干了,变成了紫褐色。人们依稀嗅得出空气中的血腥味。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竟然发生了这样一起血淋淋的杀人案件,使人痛心疾首。

化工学校笼罩在一片沉重、悲伤的气氛之中。刘梅被害,在这所学校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从教师到学生,都为她的不幸深感震惊和悲痛。

刘梅,那是一个多么好的姑娘啊!

她身材匀称,容貌秀丽,谁见了都说她是个漂亮姑娘。她在1983年11月进入这所学校办的化工厂当工人,起初是在分装车间干活儿,因为表现好,从第二年3月起,调到学校收发室作收发员。在收发室工作,自然和教师、学生们的接触就多了。人们都知道她是个虚心好学、待人热情、手脚勤快、工作认真的姑娘,给她以一致的好评。1985年12月,学校又调她到教务科当干事。看,从工厂工人到学校收发员,再到教务科干事,她工作仅两三年,进步就这样快。她在家里也是个人人夸赞的好姑娘,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和姐姐,周围邻居也对她赞不绝口,说她将来一定有出息……

可是,这样一个好姑娘,却突然被人杀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究竟为什么呢?是哪个心毒手狠的家伙杀死了她?全校师生和被害人的家属强烈要求公安机关查明案情,抓获凶手,予以严惩,为刘梅报仇。

化工学校的教职员工怀着悲痛的心情,向侦查技术人员讲述了刘梅被害前一两天的情况。从他们自然平淡的谈话中不难看出,刘梅是怎样以对待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走完她短短人生的最后几步的。

徐校长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校师生正忙于期末考试。出事的前一天,就是1月24日上午10点,刘梅很慌张地找到我说:‘校长!我们教务科进去人了,好像用钥匙开的门。卷柜的锁头鼻子被人动过了,不过里面放的卷纸没有动。怎么办哪?’”

徐校长稍停又说:“我们学校期末考试用的卷纸——上面印着试题——一般是放在校长办公室保险柜里的,有时在考试前拿到教务科,分送各个考场。1月23日,因为第二天就要考试了,卷纸分完后就没再送回校长室。当时我听刘梅说完后,就告诉她:‘马上把卷纸送到我这里来,我今晚值宿,这地方安全。’刘梅很快就把卷纸拿来,交我收起来了。第二天上午,二年级考电工课,我和刘梅一起去新楼考场。因为临时缺人,她代替别人监考。下午2点20分左右,刘梅到我办公室研究下周试题的打字印刷问题。办公室陈主任从外面来电话要试题,我把5个信封的试题交给刘梅,再三嘱咐她装好,拿住,回家交给她的姐姐——因为她的姐姐正和陈主任在一起学习。刘梅收好信封,笑着点了点头,就走了。然后我去参加党员大会。我还以为她早就回家了呢,哪想到……”

徐校长连连叹息,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后据了解,刘梅已将送试题的任务完成了。她很可能由于对工作负责任,或是因为别的什么事情又回到学校,遭人杀害。

校内木工老郝向刑侦技术人员反映说:“出事的头一天下午1点多钟,我正在打扫卫生,刘梅找到我说:‘郝师傅,我们教务科的上亮子玻璃坏了,你给安上吧!’我上楼给安上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就……”

侦查员问:“你确实把玻璃安上了吗?”

“安上了,那还有错?”老郝很肯定。

后经调查,此事属实。

这样看来,教务科门上的上亮子玻璃先后被人毁掉两次。这说明了什么?是什么人对教务科这样感兴趣呢?

徐功伟在复查中看到,现场被封闭,一切都是原样。在这间办公室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几件陈旧的办公设备不会引起犯罪分子劫财念头的。

据了解,刘梅作风正派,还没有男朋友。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无仇杀因素。从现场尸体衣着情况看,虽有强奸迹象,但显系伪造,已被排除。那么,她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被害的呢?

徐功伟、李贤俊、徐克和侦查人员反复分析,最后把要害集中到两个字——试卷!

是啊,正如徐校长所讲的,教务科的卷柜里有期末考试的试卷,这是唯一“贵重”的东西了。除了试卷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吸引犯罪分子的。至于杀人凶器,认定为克丝钳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将这一分析意见通知了铁西区公安分局的法医小胡,希望该分局刑侦人员循此思路展开侦查。

1月27日,也就是案发的第三天,小胡兴冲冲地来到刑警大队技术科,对法医们说:“有希望!化工学校的案子就要破啦!”

小胡敢于这样说,不仅有化工学校几名学生提供的证言作依据,更在于:他此行是到技术科送检材的。在他手拎的提兜里有几件“硬货”——侦查获得的一双棉鞋,一把克丝钳子,还有嫌疑人十指指纹的油墨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