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八页,“卯二、示颠倒相”。

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做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点类似,但是它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世间的学问只是增长一种生命的知识;佛法的修学是要得到一种真实的受用,它是要能够改造生命、离苦得乐的。

当然,当我们谈到生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跟我们的内心是有关系的。所以,要改造生命,当然就是要改造我们的心念,我们说是“调伏我们的心念”。但是当我们开始去注意我们的念头的时候,我们发觉:不得了!这个念头啊,变化多端、不可捉摸,变化太厉害。你看,我们有时候起一个很强烈的善念,发菩提心要广度众生;有时候我们生起一个非常粗重的恶念,想要伤害自己、伤害别人。而最可怕的是,这个善念跟恶念都是同一个念头发出来的。

你看印光大师说秦桧,秦桧的前生是雁荡山的一个苦行僧;你看他第二生,变成一个追求名利的政客。所以我们很难想象,秦桧这样一种名利心很重的人,前生是一个持戒清净的苦行僧。我们很难想象的。但是,这两个就是同一个念头表现出来的。所以当我们开始调伏我们的心念的时候,我们发觉根本作不了主。你把它调好,它又变化;调好,又变化。

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想说,那这怎么办呢?当然,我们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我们的心是一个魔鬼,同时也是一个慈悲的佛陀。之所以会变成这样的不可捉摸,这当中有一个原因的。这个原因,如果我们没办法突破,就永远没办法去掌控它,是它掌控你,它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从本经的观念来说,我们今天的心会变成这样的多元化、不可捉摸,是因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中有一念的迷惑,迷真起妄。我们迷失了本性,所以我们开始随顺妄想。这个妄想就是攀缘心。我们那一念的迷惑的心,使令我们忘了我是谁,忘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开始用攀缘心攀缘外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受外境的影响,就控制不了自己了。

当我们的心变成攀缘心的时候,它非常可怕。遇到一个不好的环境,它就开始变成邪恶;来到一个好的环境,它就变成正常。你控制不了自己,因为它开始向外攀缘。所以,在本经开示当中,你现在要修行之前,你如果要调整它,会发现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因为它无始劫来都是这样变化多端,根本不受别人管束的,你拿它没办法。

那么怎么办呢?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你不要管它,你管不了它的。我们讲到先成就不变之体,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情,先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它的一个本来面目——所谓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来面目。从生灭当中,先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然后在那个地方安住下来。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人行菩萨道啊……你看这个人行菩萨道,他刚开始动荡不安,一下子起烦恼,一下子菩提心很强,这种人都没有真正安住。一个人真正找到自己的家以后,他的身心世界就安定下来了,外境怎样的动,风怎样的吹,都不管,他就走他该走的路。所以,一个人真正的菩萨道、真正的安住,是要能够找到不变的体,他整个身心世界才能稳定下来;然后从不变当中开始修他的作用,随缘,借假修真。在这么多的因缘当中,假借这个因缘,一方面积功累德,成就菩萨的万德庄严;一方面度化众生,借假修真。

所以你看本经,它讲了十卷,就是在讲怎么去调伏这一念心。它告诉你,你没办法调伏它的,因为它太厉害了。你只能够先把自己安住下来,找到生命的本体;然后从本体当中再出来,从随缘当中积功累德。我们到时候会讲到首楞严王三昧的修行,就是两个内涵:第一个,成就不变;第二个,成就随缘。最后的目标是万德庄严。

好,我们现在第一件事情先找到不变。不变当中,本经讲到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这个地方所要描述的观念,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一科的示颠倒相,就是讲到十番显见的第四科,“约垂手显见性无减”。这一科前面的大意是,佛陀用手臂上指于空表示一种端正相,下指于地表示颠倒相。表示我们众生(同一个手臂)因为迷悟的差别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当我们觉悟的时候,它是很正常的;当我们颠倒的时候,它是不受控制的颠倒相,但是是“同一个手臂”。

前面的无颠倒性,我们也可以作一个复习。我们看这个示无颠倒性,前一科。佛陀说,“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这一段我们再解释一下。先把这个无颠倒性讲清楚,你才能够跟颠倒相作一个对比。

这个地方的问题有两个重点:

第一就是我们讲到这个色心诸法。我们的生命体它是有一个物质的色法跟 一个精神的心法。那么这个色心诸法是怎么来的呢?是唯心所现。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它出现两个心。诸位要知道两个心:第一个是唯心所现的心。这个心就是第八识,根本识。这是我们讲的俱生的无明或者俱生的我执,在唯识学叫我爱执藏的阿赖耶识,这个“唯心所现”。身为根本识,它的重点就是,它有很多的业力,变现我们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变成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变成一个蚂蚁的身心世界。我们今生就用我们现在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来造业,就是变成我们前面的“色心诸法”——这个“心”是第六意识了。

小主,

这个时候就讲到生命的互动:第八识创造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在造业的时候又改变第八识。因为它又把这个业力熏回到第八识,又改变第八识。第八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造了业以后,又回熏第八识,又改变第八识……就造成一个所谓生命的恶性循环——第八识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第六意识又改变第八识,所以构成所谓轮回的一个生命的相续。

这个地方的重点,A改变B,B又改变A,那这怎么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这个时候谁要先改变呢?第六意识要先改变,因为第八识没办法改变自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第六意识开始听闻佛法。面对这一切因缘的时候,当我们得到这一期身心世界的时候,保持《楞严经》说的“不迷、不取、不动”。尽管有这么多变化的因缘,但是你开始觉悟了,开始观照了,身心开始不随外境所动。当你安住在首楞严王三昧、你不随外境所动的时候,这个阿赖耶识就开始慢慢地慢慢地消失了。我们生命的本体,你不跟它互动,它就会慢慢消失,这阿赖耶识就慢慢地转识成智。最后阿赖耶识变成怎么样呢?转成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所以佛陀说,我们今天的不颠倒,就是在这个生灭的因缘当中要能够生起首楞严王止观。在《大乘起信论》上说,要断它的相续心,“断相续心,破和合识”。你只要不随它转,它就改变,阿赖耶识就改变。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不迷、不取、不动的止观,就可以把这个杂染的阿赖耶识转成妙明真精妙心中的一个寂常心性。这个是讲到不颠倒。

好,那么这个地方讲到第二段。前面是讲觉悟的状态,这以下讲到我们凡夫迷惑的、颠倒的相貌。这个地方有三大段。

【第十七讲图一】

我们先看第一段。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这一段是讲到迷真起妄,我们迷失了真如本性而生起妄想。这就是我们身心世界最初的第一个障碍,我们讲的“根本无明”。

“云何汝等”,这个“云何”就是为什么。古德说,这个“云何”有诃责的意思。意思就是说,好端端的一个真如本性,你就不在那个地方安住,你一定要向外攀缘,就是指“云何”。说为什么“汝等众生”会遗失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个“本妙”,为什么叫作“妙”呢?古德说,因为真如本性是不假修行、本自圆成。就是说它那个清净,不是你修行以后它才清净,它本来就清净。你不管怎么弄,它永远是清净。因为它不是修成,所以叫作妙,不可思议。这个本妙的心性,以下就加以解释了。

“圆妙明心,宝明妙性”,我们先解释这个“宝明妙性”。这个地方的“宝明妙性”是指它的体性,“宝”是指的尊贵无上,“明”是最极清净。这个地方指的是照而常寂之真空的体性。

“圆妙明心”,这个“圆”指它的功能是周遍圆满的,这个“明”就是它能够照了万物。它的功能德用照了万物、周遍圆满,所以叫作圆妙明心。这指的是作用。

我们遗失了这么一个体用的功德,就“认悟中迷”,就是在本来一个清净觉悟的心中生起一念的妄想迷情。在经论上说这个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就把整个真如本性转成了阿赖耶识。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就是这个“圆妙明心,宝明妙性”。我们一般要讲“心性”,若这两个字是合起来用的话,这个“心性”是体用双彰的,有体有用。但是如果单独讲这个“心”跟“性”,把它分开的时候,“心”就偏重在作用这一部分,“性”是偏重在体这一部分。

这个地方讲到颠倒的相状,是指的我们最初的一念无明,就是“认悟中迷”。在一念的心中,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变成这样一副很难控制的情况呢?就是我们最初产生一念的妄想迷情,这个时候就失掉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的真如本性就变成一个阿赖耶识——一个强大的业力,叫作业识。从《大乘起信论》来说,我们从真如门而变成生灭门,从一个整体生命开始变成所谓的个体生命,产生差别相,从无差别当中产生了差别。但这个时候还没有真实的生命现象产生,还没有生命,只是说产生了一个对立而已——能所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