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庄宗李存勖(三十七)

公元924年,即后唐同光二年的乙卯日,渤海国派遣使者前来后唐进贡地方特产,展示了渤海国与后唐之间的友好交往和贸易往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渤海国对后唐的尊重和敬意,也彰显了后唐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日,幽州上奏了一则喜讯:妫州山后的十三寨百姓又回归了新州。这一消息无疑让朝廷上下倍感欣慰,因为百姓的回归意味着疆域的稳固和民心的向背,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标志。

戊午日,朝廷对几位前朝重臣进行了任命和安排。前任太子少师薛廷珪被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太子少师并准予退休,这是对他多年辅佐太子、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肯定和嘉奖。前任太子宾客封舜卿被任命为太子少保并准予退休,前任太子宾客李文规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并准予退休。这些任命不仅体现了朝廷对老臣的尊重和关怀,也彰显了后唐王朝对功臣的善待和厚禄。

李存勖在这一天下了一道重要诏令,将盐铁、度支、户部等事务一并委托给租庸使管辖。这一举措旨在加强朝廷对财政经济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贪污腐败和财政赤字,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庚申日,四方馆上奏了一则关于觐见礼仪的建议。他们请求今后除了随驾将校以及外地进奉的专使、文武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在内殿觐见李存勖外,其余人员都应到正衙觐见,以遵循常规礼仪。李存勖同意了这一建议,并下令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李存勖对礼仪制度的重视和尊重,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威严和秩序。

随后,李存勖亲自前往河阳迎接皇太后。辛酉日,李存勖侍奉皇太后抵达京城,文武百官在上东门迎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李存勖对皇太后的孝敬和尊重,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家庭伦理和道德风尚。

当天,河中府上奏说,稷山县被划归绛州管辖。这一调整不仅优化了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朝廷还任命了太仆卿李纾为宗正卿,卫尉卿杨遘为太仆卿。这些任命不仅加强了朝廷对宗室和礼仪的管理和监督,也提升了朝廷的官员素质和执政能力。

西京昭应县的华清宫道士张冲虚在这一天上奏了一则祥瑞之兆。他禀报说,天尊院的枯桧树重新长出了枝叶,这是天降吉祥、国家昌盛的预兆。李存勖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并下令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记录和宣扬,以彰显后唐王朝的盛世气象和天佑之德。

乙丑日,有关部门上奏了一则关于南郊朝享太庙的礼仪建议。他们建议按照旧例,由亲王充当亚献、终献的行礼者。李存勖同意了这一建议,并任命皇子继岌为亚献,皇弟存纪为终献。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李存勖对宗庙祭祀的重视和尊重,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

丙寅日,李存勖前往明堂殿斋戒,为即将到来的朝飨仪式和祭天大典做准备。丁卯日,李存勖在太微宫举行朝飨仪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和祝贺。戊辰日,李存勖在太庙举行飨礼,祭祀先祖和神灵。当天,他还前往南郊祭天,祈求天佑后唐、国泰民安。

二月己巳日(即二月初一),是后唐王朝举行盛大祭天仪式的日子。李存勖亲自在圜丘祭祀昊天上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礼仪结束后,宰相率领百官到临时休息处向李存勖称贺,祝贺他祭祀圆满成功。然后,李存勖返回五凤楼,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见和祝贺。

在这一天,李存勖还宣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令。他赦免了同光二年二月一日拂晓以前所犯的一切罪行,无论轻重大小,凡是常赦所不原谅的,都予以赦免。但十恶五逆、屠牛铸钱、故意杀人、合造毒药、持杖行劫、官员犯赃等严重罪行不在此限。这一诏令体现了李存勖的仁政和宽宏大量,也彰显了后唐王朝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

同时,李存勖还对历来立功的将校进行了转官和加赏。他下令对文武常参官、节度、观察、防御、刺史、军主、都虞候、指挥使等官员的父母进行追赠或加爵增封。对于各藩镇,他各赐一子出身,并封以功臣名号。对于留后、刺史等官员,他根据官位高低分别加阶爵一级或加官一资。此外,他还特予追赠了本朝内外臣僚中被朱氏杀害的人员,以彰显后唐王朝的正义和公道。

除了人事任命和赏罚分明外,李存勖还对经济和社会秩序进行了整顿和规范。他下令各州府不得让富户额外收贮现钱,禁止工人熔钱制作铜器,不许商人载钱出境。这些措施旨在防止货币流通混乱和经济秩序失控,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李存勖还对社会风气进行了纠察和整改。他下令对于近年来妇女服饰异常宽大、倍费缣绫的现象进行纠察和整改,以倡导节俭和朴素的社会风气。对于有力之家不论卑贱都穿着锦绣衣服的现象,他也要求地方进行纠察和整改,以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风尚。

此外,李存勖还对曾被俘虏到他处为婢妾的百姓妇女进行了关怀和救助。他下令允许其骨肉亲属相认,让她们能够重获自由和尊严。对于曾被刺面的男子,他也给予凭据并放逐营生,让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并自立更生。

最后,李存勖还召请天下能以书籍进献的人,并各按等级给予酬奖。这一举措旨在鼓励文化交流和学术繁荣,为后唐王朝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他还令有关部门迅速检查核实天下户口的正额和垦田的实际数目,以便有条理地管理并减少烦苛。

当天,风和日丽、人心悦服。议论的人说,五十年来没有举行过这样盛大的礼仪。然而,盛极必衰的道理似乎也在这一刻悄然显现。从此之后,权臣开始变得刚愎自用、伶官当权弄政、官吏孔谦残酷地加征赋税。诏令中所赦免的罪行,孔谦又苛刻地剥削不执行,大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