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告状

朱雄英抬起头,望向李时中,目光沉稳:“上联为‘三江五湖皆入眼’,学生对‘五岳四渎尽归心’。”

此话一出,讲堂内顿时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低低的窃窃私语。

朱允炆愣了一下,脸上的笑意逐渐收敛。

他看向朱雄英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意外,似乎没想到皇兄竟能如此迅速地作答。

讲堂内的气氛因为朱雄英的对联而陡然一变。

皇子和贵族子弟们小声议论着,几位年长的皇叔也露出些许惊讶的神色。

他们原本以为朱雄英不过是个年幼不谙世事的孩子,没想到他的对联不仅精准工整,意境还颇为恢宏。

“妙啊,妙啊!”一位年长的皇叔忍不住点头,“五岳四渎尽归心,对仗精妙,意境不输上联。太孙殿下果然不凡。”

朱允炆低下头,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

他嘴角微微抽动,语气有些不服气:“皇兄的对联虽然不错,但毕竟太师才是定论之人,还需看太师怎么评价。”

李时中站在讲堂中央,手中的竹杖轻轻敲击地面,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原本想以此刁难朱雄英,让他当众出丑,却没想到对方不仅毫无慌乱,还对出了如此精彩的下联。

他咬了咬牙,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太孙的对句,工整对仗,意境也算契合。但才思敏捷虽好,若缺乏扎实的学问基础,终究只是空谈。希望太孙能再接再厉,不负皇恩。”

这句话明里是夸奖,实际上却话里藏刺。他暗示朱雄英只是侥幸作对,并未展现真正的才学。

朱雄英低头行了一礼,语气平静:“多谢太师教诲,学生定会努力。”

他抬眼时,眸中却透出一丝冷意。

接下来的课程开始正式讲解《中庸》。李时中的声音依旧洪亮,但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冷意。

他时不时扫向朱雄英,似乎在寻找新的机会刁难。

但朱雄英显然对《中庸》的解读不感兴趣。他撑着头,目光渐渐涣散,眼皮也越来越沉。

不久后,他竟在课桌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