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惊蛰

门的下半部分是实木,内里左右都带有插梢。这门的设计内有乾坤,门拉过来,那边是套屋,隔出沐浴间,铺有地龙,置有火墙。

雪莲再望望自己小细胳膊小细腿,原主的记忆接踵而来,她不得不接受七岁的幼龄和瘦小的身躯,与原主相似的是都属蛇,若不论朝代两人相差24岁,一个是已已年的蛇,一个是辛已年的蛇。

雪莲看着披散到肩膀的头发绒密细黑,比自己小时候黄毛稀稀的毛发不知道强了多少。

姜雪莲魂穿的是临安府城管辖的清河县桃花村,因村里居住的都是姜氏族人,又称姜家村。桃花村位于北山脚下,有清河流经,从东头入,西头出。

桃花村坐北向南,类似丘陵,有树林,有坡地,林中有松树、樟树、槐树、榆树、楸树、银杏、桂树、枫树......也有成片的竹林,邻近山坡下是一片桃花林,只是这树上结的桃子滞涩难吃,但却提供了好风景。

春天,那盛开的桃花一树树,一枝枝,就像天边的百里胭脂云。一阵风吹过,吹落点点花瓣,随风缓缓飘落,飘进溪水里,落入泥土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端的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当下林木受朝廷管制,春夏不可伐木,近山十里,禁其樵采。朝廷法律规定和家训族规都有树木采伐的条款,鼓励植树造林,不可乱采滥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更是在驿道、官道、城市道路两边种植树木,统一栽种和管理。

只北山挨着好几个山头,归桃花村姜家二房所有,但并不禁止村民砍柴,加上北山坡顶有茂密森林,村里人不缺柴火取暖做饭。

雪莲倚着温热的墙壁,整理着原身的记忆。令人庆幸的是原身的祖家没有口出恶言偏心眼的婆婆(祖母),也没有心术不正的祖翁(祖父),叔伯兄弟姐妹都很和睦,妯娌间互相帮衬,姜雪莲家这一房的人还算是其乐融融。

姜氏族人同根连枝,姜雪莲家这一枝人自高祖而下,如今分为五房人,另有投靠的旁支二十几户,

现任姜氏族长是大房大老爷姜清荣,天命之年,为人因循守旧,但也公正严明,父母皆亡故,有兄弟三人,早已分家。

桃花村如今的富庶,皆来自于二房,祖父姜永耀已故,发妻姜宁氏健在,六十有七,有子二人,女一人,女儿已病故。

大老爷姜清志,字元德,任户部右侍郎,正四品,进士出身。他为人正直不守旧,处事严谨却又善于变通,立志效仿“夏元吉”(唐代户部右侍郎)恪尽职守,从严节财、聚财、用财,“谏阻奢靡事”。

姜侍郎曾外任泉州市舶司掌管港口海外贸易,时任四年,辛已年至甲申年(1281-1284)。

时泉州港百余里的海岸线,形成天然的船舶港口,最好的年景港口主客户达30多万户,泉州市舶司的单年收入就可达120万缗,更是形成泉州港万船同港的场面。

姜元德后因父亲病逝而丁忧,但他在泉州的四年中俸禄优厚,又每年都有公用钱“万余贯”,“用尽续给,不限年月。”

除公用钱,朝廷配给职田四十顷,二十顷选在桃花村左进的村落里,佃给农户耕种,又二十顷选在东京城外。后续又在苏州、扬州、泉州、密州等地购进良田、山庄。

姜家二老爷姜清瑜,字守闻,因着姜侍郎的打点在临安府衙得个散骑员外郎的虚职,负责打理姜家二房的生意。

姜守闻善于用人,于生意上有远见,多方培养人才,加上姜侍郎在泉州积攒的人脉,二房的生意在姜员外的打理下风生水起。

只其中一项远洋贸易,低价购进丝绸、瓷器、茶叶等近处销往高丽、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等周边国家,一年就能挣十几万缗。

时下与大颂通商的国家有:金国女真、西夏、日本、高丽、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近百个国家。

出口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等,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