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唐三娘

虽其中有八套是预订产品,实际收入可以算在今日,口红有现货,只不过雪莲用的是饥饿营销手段,要让顾客感觉到产品的难得。

雪莲心内将支出粗粗一算,大概一万二千两的利润。

这个利润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但这卖的是技术,卖的是稀有,卖的是独一无二,所以不算过分。

这头一日就来了一个开门红,雪莲很是高兴,于是支使金柱和银柱,让二人结伴去夜市买些肝签、烤肉、小食回来,再替账房打二斤酒,要最好的羊羔酒。

时下酒水并不贵,这最好的羊羔酒也不过八十多文,朝廷经营的酒厂定价可查。

春天酿造,秋天出售,为“小酒”,分二十六个等级,价格从五文到三十文不等;冬天酿造,夏天出售,叫“大酒”,分二十三个等级,价格从八文到四十八文不等。

而叫得响的名酒更是品种多样,十八仙、换骨玉泉、碧澜堂、东溪酒、金波酒、流香酒、银光酒、雪醅酒、龟峰酒、蔷薇露、琼花露、思堂春、蓬莱春、秦淮春、浮玉春、丰和春、皇都春、有美堂、中和堂、清白堂、元勋党、真珠泉等,但也无一例外都是十多度的酒水。

大颂朝的酒水管制仍然很严,酒水专卖,为了便于征税,抓大放小。

能造酒的酒店并不是很多,这些正店可以自己造酒,但酿酒用的酒曲必须从朝廷下设的官酒局购买,或者直接从朝廷经营的酒厂买酒。

从朝廷酒厂买酒的酒店叫作“拍户”,从正店买酒的酒店就是脚店。

但也有例外,民间红白喜事或是大型节日,准许百姓酿酒待客,但是不允许售卖。

白矾楼原在北宋末年更名为“丰乐楼”,现除了上京的总店改回白矾楼,其他分店仍唤“丰乐楼”。只是顾客喜好不同,如今两个店名混淆着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矾楼总店位于皇宫东南的景明坊,无人能与之抗衡。

排在白矾楼之下的有如意楼、乐楼、仁和楼、丰和楼、中和楼等正店。

酒楼每年都要举办“开煮”和“卖新”两大活动,这是自宋代酒产业流传下来独有的大型活动。

春天为“开煮”活动,举行的是酝酿仪式;秋天为“卖新”活动,迎接的是酒的成熟季节。

每逢这两个特殊时节,人们都会想出许多庆贺的名目。

在开封皇城前面一条东西向的大街有许多酿酒作坊,原是叫“曲院街”,后改名为“八仙醉”。

不多时伙计满载而归,账房李先生只能自斟自饮,陆大郎同收银的伙计晚上要值夜,所以只能陪着他大口吃肉。

“俏佳人”铺子的店员们,此时心内都高兴异常,因着新东家应许,月底给店铺众人发赏银,开双倍月银。

这其中最高兴的是账房先生,他是签了投靠文书,相对自由。

原先店铺是不管饭食,但自从换了新东家,吃住在店里的店员们管三顿饭,归家的店员管早饭和午饭。

因着店里头管饭,便省了家里两顿嚼用,像今日宴席吃剩的肉菜,还让打包带走,在他心里给小东家贴上了仁义的标签。

这会儿更为兴奋的是打杂的两名伙计,二人跑腿买东西花了六百多文,主家给了一吊钱,剩下的都赏给他们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