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今日值夜的金柱带着陆大郎里里外外查了三遍,因他明日还要当值,便值了前半夜。
那边佟掌柜将宴请的众人安排好后,敬了几杯酒,上了几拨菜后,就抽身回了店里,让丫鬟上楼禀报后,就提裙上楼见过雪莲。
雪莲已洗漱过,正散了头发和竹心陪着碧桐说话。碧桐在欢喜场上也待了三年,虽让姐姐保护的好,但也得学些眉眼高低,见佟掌柜进来,借口吃多了要出去走走,佟掌柜便唤了银翘相陪。
二人坐定,雪莲便将一日的流水、明细账,递给佟三娘,佟三娘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兴奋的说道:“奴家算着今日的收益会过万,只是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笔不小的数字,恭喜小东家,贺喜小东家。”
雪莲抿嘴一笑,佟三娘接着说道:“东家,奴家觉得除了四月初一的临安新店,四京同明州、扬州、广州、泉州、长安等地的店铺也该筹备起来,得抓住时机大赚一笔,待坊间仿制品出来,可没如今这般大卖了。”
雪莲待佟三娘说完,回道:“我也知道该乘胜追击趁热打铁将铺子推开,但如今人手却是大问题。头一件事情,这店铺里就该增加人手。”
佟三娘回应道:“增加人手不是难题,姜家牙行就能帮着物色人选。三娘觉得这次招人的重点放在熟练工上,若是生手,短期内可用不上。”
雪莲赞同的点点头,又接着说道:“家里头的作坊我这里要为长远着想,一不能雇短工,二不能雇本地的工。如今家里头制化妆品的女工满打满算,加上我才二十人,好在都不是力气活。好在如今荷包外放,以后也不必拿整匹布来裁,寻了原来绸缎铺里的边角料,裁剪好了放出去,也让那些寻常人家赚点家用。”
佟三娘赞成的说道:“是这个理,有那些人手缝制荷包,不如制了护肤品和口红来卖。店里头的事也请主子放心,保管招进来的都是忠厚可靠的。再就是那荷包,如今东家这个主意好。明日奴家就告诉万娘子,将店里的边角料让师傅们裁出来,再让采买去其他府城的时候,也捎带些边角料回来。这样一来,又节省一大笔开支。”
雪莲补充的说道:“那口红的管身,也需得让田老再加加量,锻造的人手也得增加。这其中只怕忙中出错,将工艺泄露出去。”
佟三娘安慰雪莲说道:“奴家觉得东家不必如此紧张,那些伙计都是田老一手带出徒的,姜府的规矩自都知道,况且二老爷给的工钱比别家店要高出一倍,哪个不忠心卖力,不仅如此,谁家有事,二老爷都会派了管事出面解决,银子人情这些年可是没少往里搭。真有那不开眼的,敢将店里的技术卖给旁人,第一个他家里人就不会答应,哪家没得过二老爷的恩惠。”
雪莲点头称是,又接着说道:“佟姐姐,二娘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在《宋史·理宗本纪》里看到,朝廷在路府一级都建有慈幼局,专门收养弃婴,会抚养这些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但国家福利推广的经费毕竟有限,州县一级就少有慈幼局,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着在县城外建座慈幼局,初时力所不及,只先建个能收养孩子的小型场所,待生意铺大,再一点点扩大。这地要买的大一些,我想拉着姜二伯一同出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想必姜二伯也会愿意积德行善。”
佟三娘没想到雪莲能有如此大气的想法,于是说道:“小东家太过仁义,多少富商大贾,也从未想过开个慈幼局,去收养那些被遗弃的初生婴儿和穷人家无力收养的的孩子。三娘在此发誓愿意终身追随于东家,必肝胆相照,忠心侍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娘说罢,从椅子上站起身,对着雪莲行了肃拜礼。
雪莲忙从椅子上跳下来,扶起佟三娘口中说道:“佟姐姐莫要如此多礼。”
雪莲扶起佟三娘以后羞涩的说道:“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为着作坊预备人手。此去临安府城,我计划着在临安城的慈幼局收养些半大孩子和快要出局的大童,放到家里头的店铺当学徒。”
佟三娘一听连连点头:“此法甚好,从小培养,没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虽然养成的时间过长,但娘子年岁尚小,以后的前途无可限量,多培养放心使用的人手才是正道。”
雪莲接着又说道:“但这些孩子要先学习礼仪廉耻,学识字和算学。若收养的孩子多,就可以让大的带小的,大的管小的,让他们学会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我还想着送这些孩子去庄子里体验生活,选了轻省的活计让他们做,捡蛋、洗蛋、摘花、洗花……”
佟三娘赞许道:“嗯 ,从小培养这些孩子的劳动习惯,大了才能心里有数,眼里有活。”
雪莲羞涩的说道:“我原是从自身找缺点,因爹娘娇惯,动手能力就差上许多。”
佟三娘打趣道:“命不同,就如同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语海,不与凡夫语道。”
雪莲虽赞同,但她想的更多的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命由天定,运由己作,成事在天,可谋事在人。
雪莲继续说道:“收养的这些孩子考察几个月,实有顽劣不化的,就送去姜二伯的庄子上卖苦力去,磨练个一年半截,再以观后效。人品敦厚老实、聪明伶俐的,送去西塘的作坊里,现成的师傅们,让他们都学门傍身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