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进宫

腊月二十一日官家要设宴,雪莲一大家子自是早早起来准备,女眷们除了迎春都要穿上翟鸟花纹的外命妇服饰,绿色的翟衣上根据等级绣有花钗,县主是从二品,绣有花钗八株,七品八品花钗减少至二三株。

而迎春则穿了粉白的交领长襦,领口深粉色,缎织掐花对襟褙子,配樱粉色的百褶裙。

女眷们外头再套上鹤氅披风,盛装打扮之后显得雍容华贵。

而男人这边打扮偏文风,姜宝珍身着青色暗底印寿字纹的精棉直裰,头戴东坡巾,而姜清时穿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革履,哥几个穿着素底厚棉交领的儒生服,显得儒雅可亲。

一行人装扮妥当,依次上了马车,姜刘氏格外的紧张,不时的察看给大娘娘备的礼,直到姜徐氏拍拍她的手安慰的说道:“儿媳莫慌,你二伯娘捎信不是说了,大娘娘最是可亲,咱家得了这么多的实惠,只当她是观世音菩萨,那菩萨对待座下弟子,自是宽容的。”

姜徐氏这话糙理不糙,刘燕回心里稳了许多,易嬷嬷和于嬷嬷在旁也安慰的说道:“孺人放宽心,大娘娘最是仁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颂逢五有大朝会,日朝、常朝在紫宸殿、垂拱殿,诏见朝臣在文德殿。

平日里官家在福宁前殿的书斋里与内相、三司研究国政,处理杂事。今日在福宁殿设宴,可见态度之亲厚。

东华门外,三方人马汇合,在马车上颔首示意后依次进了宫,男女分开拜见,在偏厅里等候召见的功夫,脱了大衣裳,几家人彼此见了礼。

钱怀宁与刘燕回只分离了两日,倒似隔了三秋,二人见了面就扎一起说知心话去了,让清婉与雪莲姐妹觉得爹爹们都是多余的。

忠勇王府老夫人、二房的太夫人和姜徐氏三人凑一处讲古,忠勇王妃勉为其难的带了尚书夫人一处说话,小姐妹们自是也扎堆有说不完的话。

大娘娘也没让人多等,一盏茶的时间,就唤了众人进了寝宫的会客殿。

大娘娘端坐在玫瑰椅前,头戴龙凤冠,鞠衣加帔,大带双绶,玉佩玉环。深黄色的外袍,凤纹霞帔镶着小珍珠滚边,华丽不凡。

在忠勇王府的老夫人的带领下,众人齐上前行了万福礼,大娘娘抬手示意,一旁的女官宣道:“赐座。”

众人按着品级就座,迎春陪了末位。

慈宁殿内四角摆着内烧银霜炭的炭盆,镂空设计的外罩从空隙处看不到一丝烟尘升起,屋内温暖如春。

而此时殿内正中销金兽口中正逸出淡淡的凌水香,带着雨后的青草味,漫漫萦绕在众人的周遭,冲淡了冬日的冷冽却又沁人心脾,让人从心底生出暖意。

待众人坐下后,雪莲感觉到椅子上有暖意渗出,原来是椅子下头另有乾坤。

椅座底置有带外罩的炭盆取暖,坐到椅子上温暖自来,且脚踩的踏板里头也有热气蒸腾,屋内温度适宜,让脱去大衣裳的众女眷,感到极度舒适。

又有女使送了热饮、蜜饯、水果和点心,大娘娘端起杯抿了一口后放到桌上,接着招手对雪莲笑着说道:“这一年只闻德善县主的美名,如今岁尾了终于是得见真容,快到舅母这来,咱娘俩也亲香亲香。”

一席话让众人听的吃惊,没想到大娘娘也会说乡下俚语,让雪莲的家人立时将初见贵人的不安一扫而空,少了拘谨,多了份亲热。

雪莲应声走向大娘娘,大娘娘四十多岁,眉眼清秀,未操劳过的皮肤白皙水润,平和的面容让其显得十分的随和,没有上位者的倨傲。

杨太后牵起雪莲的手说道:“真是好孩子,如此心善,如此心怀家国,只你官家表哥小里小气,若他不补份厚礼,过会子他来,咱们且等着闹他。”

雪莲忙回道:“德善知足,那西园已是人间仙境,且园子里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无一不精,尤其是珍宝阁,令人眼花缭乱,臣女再不能要封赏了,留着给那些更需要的百姓。德善这厢还有礼物送给您,您见了一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