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进宫

雪莲说完以后,杨太后捧场般的嗔道:“那我可要看看,若是不欢喜,可要罚你。”

杨太后初时若心中喜爱只有七分,如今就涨到了七分半。

待以四经绞罗技艺制成花罗的莲花衣呈到她眼前,再加上普济圣僧的手书印鉴以及他亲自抄写的《法华经》《地藏经》《心经》,这喜爱暴涨两个点,好感度到达九分五。对于一位佛教信徒,这份礼物送的贴心,送在点子上。

莲花衣的制作工艺和手书、经书的由来,由忠勇王妃娓娓道来,由她解说最是合适,一是她最了解事情始末,再一个由旁观者讲述更有说服力。

杨太后尚未从莲花衣和圣僧的手书中回过神,紫竹天露和量身定做主打香橙味的香水将剩下的喜爱填满。

杨太后的眼中溢出满满的母爱,此时她心中想的是若不是寿安长公主认了雪莲当义女,她都得认下来,多贴心的小娘子,她原就是感性的人,立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如获珍宝般爱惜的用手轻轻抚过莲花衣。

接着双手接过装着经文的托盘,转身直奔内室的小佛堂,将佛衣和经书供于佛堂,上了香后,方稳住了心神,扶了古嬷嬷回了会客殿。

杨太后见雪莲还站在她的坐位前,忙牵了她的手,拉着一同坐在她的座位上,解嘲的说道:“老身一把年纪了,得了礼物竟这般沉不住气,让诸位笑话了。”

忠勇王府老夫人笑着逗趣道:“大娘娘是虔诚信佛之人,咱们若能得这样一件莲花丝制成的佛衣和普济圣僧抄写的佛经,总要欣喜的哭上三天。”

一席话说的众人轻声笑了起来,更是为杨太后解了围。

忠勇王府老夫人更是得了媳妇的授意,接着向姜徐氏问道:“老姐妹,我可是听说,这莲衣制作可是不易,能说说制衣的过程,让咱们也开开眼界!”

杨太后其实也很好奇,只是若她开口问,又怕人多心,以为她贪心,还有别的想法,由忠勇王府老夫人问出口是最好不过。

姜徐氏早提前背了功课,加上杨太后看着就可亲,她也不惧,侃侃而谈,将莲花衣的制作说与众人听,说到哪里卡住了,就由刘燕回补充几句,由婆媳俩配合着将莲花衣的制作过程说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太后听罢也是心内感慨,莲花衣来之不易,一件竟然要五万多根莲花茎来抽丝。

她立时觉得备下见面礼过于简薄,于是以眼神示意她身前最得用的古嬷嬷。

古嬷嬷原自小就伺候杨太后,这么些年与杨娘娘已亲如家人,彼此心意相通,杨太后一个眼神,她就知晓原由。

于是古嬷嬷慢慢的向后退去,殿内宾主相谈甚欢,并无人注意。

她抽身去了杨太后的私库,挑拣了几样,不多时捧了拖盘出来,杨太后拿眼角余光扫到后,招手示意,古嬷嬷着捧了拖盘走到近前。

杨太手此时仍旧抓着雪莲的小手,笑着说道:“莲儿小小年纪心系家国,此举不光官家要奖赏,老身也要赏。今日除了见面礼,老身另备了薄礼,要单独送与她,你们可不要挑理。”

女官走到殿前门口拍手示意,六位女使捧着托盘鱼贯而入,女官唱到:“太后赐七品孺人姜徐氏玉如意一柄,步摇一支,翡翠头面一幅,珍珠一斛,锦锻六匹,黄金百两。”

女使将托盘送至姜徐氏身前,姜徐氏连忙起身行了万福礼口称:“谢太后赏,臣妾祝您福乐安康!”

坐在太后身旁的雪莲,见姜徐氏起身,早已避到一侧,杨太后抬手示意说道:“免礼。”

女官接着唱到:“太后赏八品孺人姜刘氏玉如意一柄,发簪一支,珠翠头面一幅,珍珠半斛,锦缎四匹,白银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