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自成体系

东京城大本营的建设是个大工程,年后气温回升就可以开工,在这之前要备下砖、瓦、木料等建材,需要的数量巨大。

能成为大娘娘名下的庄子,自然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方便。且农庄连着山林,采伐木料也方便,而砖、瓦则需要提前囤积。

陆成首要的任务是要采购东京城周边窑厂现有的建筑材料,并提前预订这些窑厂来年的生产材料,其次利用京杭大运河,让自家的船队顺带脚的运输建筑材料到京城。

尤其是苏州陆慕一带、元和塘的周边更要先下手为强,这里可是明代故宫御用金砖的供应地,皆因这里的土质属黄色粉沙型黏土,可塑性强,适宜制成细腻坚硬的砖。

雪莲只记得御窑金砖从选材到制作完成需经过二十九道工序,具体步骤自有专业人士操心,最终制出的金砖坚硬耐磨、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能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效果就是大功告成。

不管是金砖银砖,烧造流程大体一致,分取土、练泥、制坯、阴干、装窑、烧窑、洇水、出窑八个主要流程。

雪莲为了日后能在故宫的建造上分一杯羹,趁着此次东京城大本营的建设,计划年后先一步在苏州建造多处窑厂,调遣能工巧匠,让这些人在实践中摸索金砖的烧造工艺,一年不成,两年,三年,总会达到烧造金砖的标准。

小主,

烧造金砖需要用上六烟道的砖窑,通常砖窑会烧制很多种类的砖,三个烟道常见,六烟道在此时也是罕见,但六烟道的砖窑对于烧造金砖却是必不可少。

而窑厂的选址更是重中之重,建造的时候位置选得好,就能一直烧制上百年,每一个窑厂都会经历反复不断的修建。

因窑厂需要大量用水,选址建在河边的好处是取水方便、运输方便,从水路运输能够减少货物的损耗。

好在苏州府雪莲的生意拓展的及时,因是重要城市,人员配备的也齐全。

雪莲计划年后先派出陆成的两个徒弟和倪茂生的徒弟打前站,尚需姜家二房的人脉打通衙门上下关节。

除此之外尚有徐景湛的助力,明面是忠勇王妃的买卖,与忠勇王府公中无关,暗里受益人是徐景湛。

忠勇王府未曾分家,徐景湛虽被封了王,却因未行冠礼,并没有出府自居。

金砖的生意,因需要一个囤积的过程,先期烧制民用砖为主,待技术成熟过硬后,再开始二者兼制。

囤积加上运输,这需要浑厚的财力支撑,雪莲决定与徐景湛合作这个买卖。

因迁都由姜尚书提起,于生意上便要避开这个发起人,免得谏官进谏,也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

临近年关,也到了生意结算的时刻。

雪莲这一房的生意虽然时日尚短但已经做的有声有色,从草根崛起,如今能够跻身与百万富豪的行列,只能说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古代赚钱,占了先机和技术先进的功劳。

从姜家二房如意楼的生意里,半年多雪莲便分到了十几万缗的红利,可见餐饮业的营利之大。

获利之大,也得益于鲜味汁、新菜谱、酒水和自助早、午餐经营模式的助力。

因人才输出的数量有限,东京城待大本营建设好后,方能从开封慈幼局签署能自立的少男少女,前期人数的调查已由姜尚书派管事洽谈妥善,年后将由陆成带着徒弟与连科接手后续工作。

连科自从回了上京与姐姐连枝一道经营书画铺,更是殷勤的维系与三教九流的人际关系,如今在上京是如鱼得水。

上京慈幼局里各类培训的先生也将会在年后上任,只有签订了定向委培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学习班。

雪莲也不白借用慈幼局的场地,虽然官家发话让慈幼局全力配合,但她除了给局里赞助粮食、鱼、肉、布匹之外,更是管事们趁着节日送上特产,维系好关系。

京中的就业机会多,雪莲也不想如圣母一般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成体系的一套育人方法,自然是要保密。

而聘请教学的先生,大多是从不得志落榜的读书人当中筛选德行兼备者,有三个月的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