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口气道,“爹,娘,这姜黄拿去冯记药铺可以卖十九文一斤,大哥听说咱想种姜黄,二话没说就给了我二十斤还不要钱,就是按照村民们买的价格,也值三百四十文呢,我觉得大哥已经很好了。”
孙氏撇撇嘴,“切,他才给这么点,你就向着他说话了,他要是真好,早该带着咱种,而不是等咱要上门了,才给这么点,二十斤种子才能种多大块田?
哼,依我看分明是他有钱了,便瞧不上咱这些穷的了。”
沈千川不赞同道,“娘,话不能这样说,大哥辛苦一季也是为了赚钱,连里正家的钱他都收了,唯独没要咱的,还不是念着情分吗?”
“哼,他都搬镇上去了,手里指定攒了不少银子,他自然是不在乎这点姜黄的钱,只给这么点,我还瞧不上呢……”
孙氏酸言酸语说了一通,沈老先生听得不耐烦,立刻打断道,“成了,他给都给了,你还叨叨这么些无用的干啥,你要嫌少,自个儿问他要去,我是抹不开脸面了。”
孙氏嘴巴撅到天上去,即使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反驳丈夫。
过了几日,林青川和水生两家的姜黄全卖完了,里正主动找他们商量租田的事情,说先租他们两家的田种一季姜黄试试,只要下一季收成能够赚钱,以后就长租,一切按市面上租价,到时候折算粮食。
林青川和水生自是愿意的,他们两家不种田便没有现成的粮食吃了,若里正愿意给他们折算粮食,他们就不用去粮铺买了。
村民们打完稻谷后,便陆陆续续开始耕田种稻谷和姜黄,有些村民买的多,一次种一二亩姜黄,有些村民买的少,只敢先种半亩试试,但是整个桂花村,有一半村民都种上了姜黄,另外一部分村民们不见兔子不撒鹰,非要等到里正种一季观望究竟赚不赚钱,再做决定。
等姜黄的事情一忙完,林小棠和她爹去渡水县送卤猪蹄的时候,顺道又买了一匹马回家。
林青川和水生在家做马车,林小棠和小九去渡水县送卤猪蹄,刘氏和小女儿留在镇上看家。
仅用了三日,林青川和水生就做好了一辆新马车,水生正式和小九一起驾马车去渡水县送卤猪蹄,林青川和大女儿驾另一辆马车去平定县,找酒楼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