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站起身来,走到朱允熥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夸奖道。
“允熥啊,你做得很好。你这孩子总是能给咱带来惊喜。这蒸汽机若是在大明广泛应用,我大明的未来确实将更加强盛。”
“这都是孙儿与诸位大臣、工匠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希望这蒸汽机能够成为大明发展的助力。”
朱元璋说道。
“咱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你要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不断为大明的繁荣做出贡献。咱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朱允熥坚定地说:“皇爷爷放心,孙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爷爷的期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离开了。
……
朱允熥在蒸汽机的研发过程中,深刻地发现大明的人才是具备研究透这些机械物理知识的潜力的。
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为这些有志于研究机械物理的人才提供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
于是,朱允熥决定自己连夜编写一些基础理论。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坐在书桌前,铺开纸张,拿起毛笔,开始全撰写。
经过一夜的努力,朱允熥终于完成了一部分基础理论的编写。
第二天,他叫来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等人。
朱允熥说道:“三位爱卿,咱昨日经过深思熟虑,发现我大明人才济济,在机械物理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咱昨夜连夜编写了一些基础理论,咱希望你们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像蒸汽机这样的机械物理知识。”
杨士奇恭敬地回答。
“殿下真是高瞻远瞩,臣等定当不负殿下的期望。只是不知殿下所编写的基础理论是关于哪些方面的呢?”
朱允熥微笑着将手中的纸张递给他们,说道。
“你们看看便知。这里面包含了力学、热学以及一些基本的机械结构原理等知识。”
“咱认为这些知识对于你们进一步研究蒸汽机以及开发其他类似的机械装置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