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佯装进攻,一举歼灭

杨荣接过纸张,快速浏览了一遍,说道。

“殿下,这些知识真是如同珍宝啊。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定能少走许多弯路。”

杨溥也点头称是:“殿下圣明。臣等定会仔细研读这些理论,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研究试验当中去。”

三人领命而去,他们回到自己的住所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朱允熥教给他们的基础理论。

他们将这些纸张仔细地铺在桌子上,逐字逐句地研读。

杨士奇一边读一边做着笔记,他将重点内容和自己的理解都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

杨荣则在读完一部分内容后,就开始与杨士奇和杨溥进行讨论。

他说道:“你们看,殿下所写的力学原理中关于力的传递这部分,与蒸汽机中蒸汽推动活塞,活塞再带动曲柄连杆机构的过程非常相似。”

“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这些原理,对蒸汽机的动力传递部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呢?”

杨溥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

“我觉得可行。而且殿下在热学部分提到的热量传递效率问题,也让我想到我们可以改进蒸汽机的锅炉结构,提高热量传递到水的效率,从而产生更多的蒸汽。”

于是,他们开始根据这些理论进行日以继夜的研究试验。

他们在住所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小型的试验场地,将一台小型的蒸汽机模型放置在其中。

杨士奇负责根据新的理论对蒸汽机的机械结构进行调整,他仔细地拆卸和重新组装各个部件,确保每一个连接都符合力学原理。

杨荣则专注于锅炉部分的改进。他尝试了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他不断地测量锅炉内外的温度,记录不同结构下产生蒸汽的速度和量。

杨溥主要研究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的优化。

他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调整活塞的形状和重量,以及曲柄连杆机构的长度和角度,以达到更高效的动力传递。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改进后的蒸汽机模型反而不如原来的效果好;有时候,新的结构会导致部件之间的磨损加剧。